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今日辟谣 >
炮制伪科普误导公众 编造假政策扰乱视听——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11月辟谣榜综述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13    【字体: 】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11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围绕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医药类“伪科普”,针对采暖电价、房市交通等政策类“假新闻”,以及冒充外卖骑手、权威部门、大型国企等特定机构和群体的“假剧本”现象较为突出,翻炒旧谣、贩卖焦虑的网络谣言也有所增多,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

  有关呼吸道疾病防治的谣言和误区误导公众。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难免让人焦虑。恰在此时,网上一些治病养生医药“偏方”频出,一些自媒体假借专业人士和医生网上“开方”,真假难辨、误导公众。如“感染肺炎支原体会得肺炎、会出现‘白肺’”“可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等药物以预防支原体肺炎”“可网上购买‘医院同款’雾化器在家自疗”等谣言,抓住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大肆传播,有的耽误正常治疗,有的则是“假科普、真带货”。此外,“使用司美格鲁肽能轻松减肥”的谣言,无视权威部门对处方药的相关管理办法措施,此类药品若盲目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存在很大健康风险。

  经济民生政策类假信息扰乱秩序。随着每年一度的供热采暖季到来,百姓关注的电价、采暖等民生方面虚假信息较为集中。比如,11月起广东居民阶梯电价进入“非夏季标准”,有自媒体为了蹭流量,编造出“广东冬季电价涨价,电费更高了”的不实信息,极易误导群众;而散布“多地可以折扣形式低价代缴采暖费”的虚假广告,布下“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陷阱,更是涉嫌诈骗分子洗钱犯罪。此外,一些不法分子编造房市、交通等方面的“假新闻”、杜撰“假政策”,造成负面影响。如杜撰“北京拟取消地价上限”政策,传递首都房地产市场调整的错误信号;编造“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斑马线外赔偿3万、斑马线内赔偿30万”的说法,误导人们对交通事故赔偿额度的认知,不利于交通秩序和人身安全。

  冒充特定机构和群体的不实信息涉煽情行骗。11月,一些谣言引起热议,对外卖骑手、权威部门、大型国企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如有自媒体炮制“上海外卖小哥为28万彩礼加班活活累死”剧本,无中生有煽动情绪;编造“外卖平台停止向45岁以上骑手派单”的谣言,故意制造并贩卖“年龄焦虑”,给广大骑手群体带来困扰。还有人假冒国字号权威机构、大型企业,如冒用中国疾控中心名义发布“一型糖尿病疫苗即将上市”的相关通知文件,其伪造或变造公章的行为已涉嫌刑事犯罪;假冒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工作人员签署合同,编造该公司领导出席活动信息,企图行骗等。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大型国企发布声明称,遭遇“李鬼”冒充,提醒社会公众警惕被骗。

  此外,还有部分自媒体或凭空杜撰、或夸大其词,翻炒旧谣、制造焦虑。如“23省44城自来水检出消毒副产品(亚硝基二甲胺)致癌物”系2016年的旧谣翻炒,危言耸听、愚弄公众。“某生猪养殖企业140天饲养周期内用34种抗生素”,这种博眼球的虚假信息既不合理也不科学,不仅误导广大消费者,还给养殖业造成伤害。

  当前,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患病人数持续上升,预计一段时间内涉及疾病防治、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等方面的谣言仍将频现。同时,进入12月、临近年底,与安全生产、求职就业、欠薪讨薪、社会治安等方面有关的不实信息也可能多发。对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面对各种网上信息,请擦亮眼睛、理性看待、客观分析,切勿盲听盲信。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