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今日辟谣 >
今日辟谣(2024年2月27日)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2-28    【字体: 】      0


  谣言:河南多地发生山火?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山火烧到了河南”信息,并配上多张火灾图片。经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向该省林业局等相关部门核查,截至2月26日河南省域内未发生山火,网传信息为谣言。(来源: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

  谣言: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停招”?

  真相:针对近日多个自媒体账号声称“清华大学停止土木工程专业招生”引发关注的状况,清华大学2月26日回应称:这纯属误解。清华大学自2017年起实施大类招生培养与管理,部分招生专业名称发生变化,原来的土木、水利以及工程管理等单一专业已合并使用“土木水利海洋工程”的大类专业名称,不再单独招生。这是教育改革中的正常专业更新,并非相关报道所称的“清华大学停止土木等专业的辅修学位招生”。(来源:北京青年报、清华大学官网)

 

  误区:车厘子吃多了会铁中毒?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依据。铁中毒是一种由于体内铁积累过多而导致的状况,通常与长期过量摄入铁制补充剂或患有某些铁代谢紊乱疾病有关。通过正常饮食摄入过量的铁是非常罕见的,拿车厘子来说,这种水果中铁的含量较低,根据营养数据库显示,每100克车厘子中的铁含量仅为0.36毫克。与其他富含铁的食物相比(例如红肉、豆类、某些绿叶蔬菜)相差不少,而我们在吃这些食物时从不会有这种担心,那为什么还要担心车厘子呢?

  不过,任何食物如果过量食用都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包括胃肠道不适或血糖水平升高。因此,虽然车厘子很可口,但一次也别吃太多。(来源:科学辟谣平台)

 提示:开学季,骗局轮番上演,家长们请注意!

  详情:寒假结束,新学期来临,诈骗分子开始精心谋划专门针对家长们的骗局。以下几类诈骗类型需警惕↓↓↓

  缴费类诈骗

  骗子通过盗取或克隆老师、家长的微信、QQ等账号,混进家长群,假借老师之名,以需要缴纳服装、教材、资料等费用为由实施诈骗。家长在收到班级群发的缴费信息时,一定要通过电话向老师核实清楚缴费情况。同时,老师要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群聊。

  假冒子女类诈骗

  骗子盗取学生的微信号、QQ号后,冒充学生本人向其父母要生活费,或者以发生意外、生病等为由,要求家人转账汇款。凡是孩子通过微信、QQ、手机短信等联系方式要求转账汇款的,务必与孩子本人视频沟通或当面核实,以防钱财损失。

  谎称孩子出事类诈骗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家长通讯录,冒充学校老师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假借“孩子身体不适或上课途中突发疾病急需医药费”等理由,趁着家长慌乱的情况下催促转账,以此骗取钱财。家长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当事人,不要盲目汇款。

  助学金类诈骗

  骗子冒充学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谎称有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提供信息办理相关手续便可将助学金转入家长账户。在获取相关信息后,他们又会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让家长转款实施诈骗。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信息通常会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发布,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不要向陌生账户汇款。(来源:“宁波公安”微信公众号)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