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科学精准战疫情 群防群控筑防线 >
用事实说话,戴口罩就是很有效!科学戴口罩,你真的会吗?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9    【字体: 】      

近期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仍要加强个人防护不松懈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口罩使用后如何丢弃处理?

佩戴口罩有哪些误区?

一起来复习佩戴口罩要点

↓↓↓

11

  ●什么时候需要戴口罩?

  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

  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

  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需要就医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咳嗽、打喷嚏时不要摘下口罩。因为,打喷嚏或咳嗽,会产生大量飞沫,可能造成疾病传播,而口罩恰恰可以形成物理阻隔,避免飞沫影响周边环境。但是,由于飞沫会造成口罩潮湿,从而影响防护效果,因此建议适时更换口罩。

  ● 如何正确戴口罩?

  洁双手 佩戴和摘除口罩时要洗手,摘除口罩时不用手直接接触口罩外表面。

  辨内外 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保持深色面朝外。

  严密合 金属条一侧在上,按压金属条使之紧贴鼻梁,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口罩要遮盖鼻、口和下颌。

  常更换 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应及时更换,废弃口罩应投到专用的口罩收集箱或收集点。

  ● 应该如何选择口罩?

  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

  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普通人群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

  建议家庭存留少量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备用。

  ● 口罩使用后如何丢弃处理?

  1. 抓住耳带解下口罩。

  2. 避免接触口罩外面。

  3. 内面朝外,沿中线对折。

  4. 再对折

  ,露出耳带。

  5. 利用耳带捆扎口罩,再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

  6. 摘下口罩后立即洗手。

  ● 这些戴口罩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长时间不更换

  口罩内部易附着人体呼出的蛋白质和水分等物质,长时间不更换会导致细菌滋生。

  错误佩戴和存放

  临时取下口罩后,不可拉至下巴处、挂在耳朵一侧、直接放在包里/兜里、挂在手臂或手腕上、随意放置桌上,而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盒子、保鲜袋或纸袋内,或悬挂在干净、干燥、通风处。随身携带口罩包装袋时,口罩朝内对折放置在包装内。

  佩戴变形、潮湿或有脏污的口罩

  口罩在变形、潮湿或有明显脏污时,防护性能会降低,需及时更换。

  多个口罩同时佩戴

  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口罩的密合性。

  为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佩戴口罩

  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要以被动防护为主。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一次性口罩循环使用

  使用蒸、煮、喷酒精等方式都不能让一次性口罩循环使用,反而会降低防护效果。

  ● 哪些情况下口罩必须更换?

  在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

  近距离接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佩戴的口罩。

  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过的口罩。

  当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

  ● 哪些情况需要佩戴更高级别的口罩?

  家中可备用防护级别较高的口罩:家人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应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口罩。

  这些重点职业人群需佩戴更高级别口罩: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如乘务员、警察、快递员等,工作期间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13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