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科学精准战疫情 群防群控筑防线 >
新华全媒+|落细落实防控措施 有效抓好疫情处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焦点问题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泉、李恒   发布时间:2022-11-30    【字体: 】      

  当前,各地正在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如何让疫情防控更精准、更有温度?如何科学分类收治阳性感染者?如何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焦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让疫情防控更精准、更有温度

  “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

  “长期封控不仅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容易造成焦虑情绪,引发生活困难,这种情况必须予以纠偏和避免。”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说。

   程有全表示,原则上,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域划定范围,但要及时通过核酸筛查和疫情研判,快封快解。

   与此同时,对风险人员的判定要以现场流调为依据,不得通过时空伴随扩大范围,造成大面积的“误伤”。对高风险区既要严格管控,做到“足不出户”,也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满足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医用药需求。

  “我们将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各项工作做得更精准、更有温度。”程有全说。

   针对有的地方随意扩大管控区域和人员范围、“一封了之”、封控后长时间不解封等现象,程有全表示,各地已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每天都在进行调度,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并转交给有关地方推动解决。

  科学分类收治阳性感染者 进一步提高重症救治能力

  “要科学分类收治阳性感染者,妥善做好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的收治、照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米锋说。

  10月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处便民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为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市民扫码登记。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方舱医院建设、发热门诊建设,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定点医院的建设,特别是提升综合救治能力和多学科诊疗水平,提高重症救治的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说。

   郭燕红介绍,从新冠肺炎临床医疗救治的实践来看,有重症倾向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

  “其中,高龄老人和肿瘤患者,特别是肿瘤治疗期的患者属于容易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在医疗救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郭燕红说,必须要科学分类收治好这样的感染者,妥善做好医疗救治的安排,积极治疗基础病,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持续加强核酸检测机构监管 确保核酸采样质量

   今年以来,北京、安徽合肥、河北石家庄、河南许昌等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已对监管中发现的核酸检测机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了处罚,有的违法机构和个人还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10月2日,核酸采样员在福州市鼓楼区一处采样点为市民服务。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我们历来严格执行检测资质准入和质量控制,同时重点加强对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郭燕红说,下一步,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部分民众担心,做核酸时容易造成感染。对此,郭燕红说,核酸采样的组织管理和规范操作非常重要,采样现场要设立清晰标识,规划好进出路线,加强采样秩序维护。个人要规范戴好口罩,不聚集,不要触碰采样台上的任何物品,采样后尽快戴好口罩离开。

   针对有的地方尝试以不同形式开展核酸自采工作,郭燕红说,要特别注意自采核酸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要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做好组织实施,加强技术指导,自采核酸也要保证采样质量。(记者张泉、李恒)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