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科学精准战疫情 群防群控筑防线 >
营养专家提醒:科学“囤”菜 确保新鲜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胡雯洁 贝兰   发布时间:2022-11-30    【字体: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雯洁 通讯员 贝兰

  居家,健康饮食很重要。家家户户提前准备了大量食物,保存不当很容易变质,或危害健康,或造成浪费。11月29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王萧怡介绍科学储存法则,科学延长“舌头尖上的新鲜”。

  蔬菜按类存放

  不同蔬菜适宜不同的温度与湿度,横放竖放各有讲究,保存时间也有长有短。

  对于绝大多数叶类蔬菜,比如生菜、菠菜、小白菜等,在放入冰箱前最好摘掉已经发黄的叶子,放置在保鲜膜内。但要注意绿叶菜也怕冻伤,不要贴壁存放。瓜茄类蔬菜中,黄瓜、茄子、番茄等比较“怕冷”,可以不用放入冰箱,放置于家中阴凉干燥处就可以。部分根茎类蔬菜比如土豆、红薯、胡萝卜需要常温保存,保存前不宜清洗,保持阴凉干燥。其他配菜类像葱姜蒜,直接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就可以了。

  蔬菜横放竖放也有学问。像菜心、芦笋、大葱这些茎类蔬菜,在采摘后体内细胞仍将继续生长,将它竖着放置,保存时间会延长,并且叶绿素、含水量都要比平放保存更好,其他维生素损失也更少。而像大白菜、卷心菜、生菜等适合横放或倒放, 因为这类蔬菜发生腐败是从菜心开始,让他们根部不接触地面,外面一层叶子耐寒、耐碰,能起保护菜心的作用,吃的时候将外层变黄的叶子撕掉就可以了。

  绿叶蔬菜的保存时间最短,随着时间推移,这类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升高,存在致癌风险,最好在2天至3天之内吃完。茄瓜类蔬菜保存时间稍长一些,但维生素会随着存放时间不断下降,尽量在4天至5天内吃完。根茎类蔬菜,它们保存时间最长,营养素流失也很少,可以放到最后吃。

  食物“变脸”要警惕

  烹饪前最好先留心观察,若食物外表发生变化,切勿掉以轻心。

  正常新鲜的花菜,颜色为乳黄色,若放置时间较长或者已经发生变质,则会出现暗黄色。其中可能会含有秋水仙碱,食用后会伤及消化道。白木耳腐烂变质后会生成大量的酵米面黄杆菌,食入人体后会使胃部感到不适,严重的可导致中毒性休克。

  发芽或皮肉青紫发绿不成熟的土豆中含有龙葵素,吃后可能导致中毒,出现舌喉麻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部灼痛等症状。生姜烂了会生成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樟素,这种毒素可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

  如果发现红薯上有黑色的斑点,用手一抠薯肉泛黑,闻起来有明显苦味,建议立刻丢弃。食用受黑斑病菌污染的红薯,可能会对肝脏、肺等都有损伤,并且此毒素无论蒸煮烤都破坏不了。

  鸡蛋挑选存放有妙招

  挑选鸡蛋可以通过感官判断、摇晃测试、光照法等方式判断。

  观察蛋壳,新鲜鸡蛋的蛋壳上会附着一层霜状粉末,蛋壳颜色鲜明,气孔明显;陈蛋正好与此相反,所以越光滑的蛋越不新鲜。或者将鸡蛋贴近耳朵,轻轻摇晃。如果能听见很明显的晃荡声,最好不要吃它了。此外,还可以借助光照法。将手握成圆形,把蛋放在其中,对着日光透射,新鲜的鸡蛋呈微红色,半透明状态,蛋黄轮廓清晰;如果昏暗不透明或有污斑,说明鸡蛋已经变质。

  鸡蛋买回家后,尽量放在冰箱中储存,鸡蛋存放的方向也需要注意。要大头朝上小头朝下,直立堆码,不能横放。鸡蛋放久了,蛋白会慢慢失去固定蛋黄的作用,如果横放容易散黄。

  鸡蛋一般情况下可以保存多久?实验表明,在冰箱温度4℃至7℃的条件下,鸡蛋保质期是40天,冬季室温条件下保质期是15天,夏季室内常温下为7天至10天。但建议每次不要买太多,尽量一周内吃完。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