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科学精准战疫情 群防群控筑防线 >
紧急提醒:别混着吃!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10    【字体: 】      
感染者用药提示:


①不要乱吃药:严重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内脏损伤;


②不要多种药混着吃:是药都有副作用,相互作用或增加不良反应;


③不轻信“朋友圈药方”:网传药方不一定靠谱;


④不盲目囤药:不科学也没必要;


⑤儿童用药算剂量;


⑥不恐慌,不大意。

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并附以《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依据发热、咽干咽痛等七种症状列出了常用药物,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布洛芬、阿司匹林均被列入参考表。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崔红生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提醒,病急不能乱投医,退烧药与感冒药尽量不要叠加使用。


西药退烧药选用一种即可

“高热症状明显,浑身酸痛、头痛剧烈时可以用些解热镇痛药,即退烧药,比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应把握“中病即止”原则,尽量不要联合使用。”崔红生教授表示,“而且要注意每日服用剂量不要超标,否则对肝脏会有损伤。


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一天内不要使用超过4次。使用布洛芬退烧时,应注意每次间隔6小时,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若持续发热或疼痛,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1次,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


这4类人群不建议首选布洛芬退烧


①有严重冠心病或心衰病史;②有严重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病史;③因慢病需要,需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管医师闫雪莲介绍,这4类人群不建议首选布洛芬进行退热治疗,可用对乙酰氨基酚药物替代。


但要注意:一些复方感冒药中也含对乙酰氨基酚,而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服用剂量应控制在2克以内。


西药退烧药与中药感冒药尽量不要同服


比如吃了连花清瘟、金花清感、宣肺败毒颗粒等药物,就不用再额外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了,因为这些中成药本身就有退热的功效”,崔红生说,“同理,布洛芬与感康、白加黑等也尽量不要同服”。


中药感冒药尽量只选一种“小量频服”


“连花清瘟、清开灵、蓝芩口服液等中成药选择一种即可,没必要两三种一起服用,因为它们都含有清热解毒类的苦寒药,叠加使用易伤脾胃,引邪深入”,崔红生介绍,“总之,新冠的治疗与普通感冒类似,尽量只选择一种对症的药物为宜,另外,在服法上应‘小量频服’,增加服用频率而不是增加剂量与种类。”


此外,如出现咳嗽等症状,需要服用镇咳糖浆时,应该干喝,服用后半小时内也不要喝水,让糖浆在喉咙待一会儿才有效。如咳痰严重需要使用对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切记要将泡腾片溶解在温水中后再服用,不要直接吞服。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编辑: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