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科学精准战疫情 群防群控筑防线 >
第四针来了,怎么打?新冠用药产能如何?权威回应
来源:人民日报 科技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15    【字体: 】      

2022年12月14日,福州,市民接种新冠疫苗。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优先推荐序贯加强免疫、或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12月1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介绍,根据接种策略,目前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的或者紧急使用的13种疫苗,都可用于第二次加强免疫。

从预防的角度看,第二次加强免疫,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新冠疫苗接种的第四针,要如何接种才能更好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呢?从治疗的角度看,群众对新冠病毒感染后治疗药物的需求明显增长,产能足够吗?与会专家一一回应。

建议重点人群积极接种第四针

夏刚介绍,在现阶段依然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持续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因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具备较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低下的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据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指导各地组织落实相关工作,具体接种安排根据当地的具体工作来安排,符合条件的人群可积极接种、主动接种、尽早接种。

新冠用药产能足够

“我国新冠治疗药物产能能够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坦言,近期患者人数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方、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目前工信部等部门已经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努力缓解买药难问题。

据介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中提到的相关药物,工信部将有关生产企业和重点配套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支持企业迅速进入满负荷的生产状态。同时帮助企业“一药一策”制定增产扩能方案,通过技术改造、新建生产线和委托生产等方式,挖掘现有产能,提高产品产量。同时组织精准投放,例如组织大型网上药店开发患者线上购药平台,经实名认证,上传抗原检测证明等方式,可及时向患者配送药品。

利用好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对接机制

“新十条”强调,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这一通道是否通畅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光明介绍,在深化医改过程中,我国医疗系统一直在积极推动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加强医疗资源的上下沟通协调互动。目前,在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上下转诊通道是畅通的。所以,这一对接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了。

那么,如何利用好已经建立的机制为新冠患者诊疗更好地服务?高光明说,“新十条”实施后,轻症、无症状和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患者建议进行居家治疗,医疗机构通过远程指导、互联网医疗等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家人员提供康复指导支持和心理支持。而对于重症和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如果基础疾病比较严重,需要到综合和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可以与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对接联系,由他们帮助转诊,也可以直接去相关医疗机构就诊。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