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思想破冰、学习赋能、发展提速、开局争先 > 一把手访谈 >
探索生态文明深层次建设,推进“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
来源:荆门市生态环境局京山分局   作者: 夏齐鸿   发布时间:2023-02-21    【字体: 】      


荆门市生态环境局京山分局  夏齐鸿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荆门市局党组统一安排,荆门市生态环境局京山分局开展了为期6天的 2023年春节后集训活动,通过系统的学习生态环境业务知识和党的二十大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围绕“思想破冰、学习赋能、发展提速、开局争先”的主题,结合生态环保工作中聚焦重点工作讨论,现归纳几点心得体会如下:

一、以学修身,在学深悟透上持续发力

1.学而真信,筑牢“风雨多经志弥坚”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擦亮忠诚底色,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荆门市委、荆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和京山市委决策部署,切实把各项工作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确保开展工作始终做到与党中央同心、与大局同步、与人民同声。在工作中展现担当作为,敢于挑战“急难险重”。在工作中发扬优良作风,时刻严守规矩底线。

2.学而善思,铭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使命。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善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理顺生态环保各项工作机制,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紧紧围绕荆门市局党组和京山市委决策部署,主动谋事、用心做事,坚持清新简约、务本责实,深入一线基层,现场办公、吹糠见米。

3.学而力行,锻造“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事本领。自我加压,创新工作方法。以党的二十大既定宏伟目标和“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任务为目标,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深入谋划2023年生态环保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极力探索生态文明深层次建设,推进“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助力京山市经济社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深入剖析,在自我提升上攻坚发力

1.狠抓落实不够持久。没有做到紧抓不放、督查问效,致使一些工作难见成效。比如全市矿山生态修复、秸秆禁烧等工作,存在盯一阵、紧一阵的问题,缺乏对单落实、照单定责的勇气,常态化的督办问责机制没有有效实施,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局面。

2.政治敏锐性不够。虽然自我要求严格,但对政治规矩、政治纪律理解不深刻,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对一些敏感问题和不当言论,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鉴別力。如在听到一些错误主张和言论时,没有坚决果断地反对、及时纠正,缺乏自觉维拒党的形象的政治责任感。

三、踔厉奋发,在履职尽责上竭尽全力

2023年生态环保工作重点是:环境质量全面持续改善,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环境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完善。

1.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精细化、网格化防控,扎实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整治、餐饮油烟整治、汽修及干洗行业整治、油气回收整治等专项行动,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生活源污染防治,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开展石料行业“三治”联防源头治理,推进机制砂石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京兰水泥启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持续打好秋冬季节秸秆禁烧攻坚战强化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积极应对污染天气。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重点考核断面水达标。强化监测、监管、执法联动,快速响应。推进永隆水环境项目建设进度,天门河流域岗河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加快流域管网建设,推进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规范管理。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健全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完成建制村环境整治任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2.切实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全力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力抓好环境信访投诉问题办理全力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切身权益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3.奋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先行区。一是争取上级支持。荆门市已将京山定位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先行区,历届荆门市领导和省生态环境厅对京山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重视,明确给予支持,后续还要加强对接汇报,邀请部、省领导专家亲临京山现场指导、帮忙提炼两山典型转换案例并全面宣传,同时争取名额。二是全面凝练典型。确立总体建设思路,提出重点任务,梳理重点工程项目,凝练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推广性的“两山”转化模式。完成“两山指数”指标评估、针对转化路径提出重点建设任务以及针对建设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提出相关具体工程项目。三是全力实施推进。坚持民生为本,巩固“四个三”工程成效、推进百吨千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四大河流修复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等系列工程,同时谋划EOD项目、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试点项目。依托中国(京山)网球节、中国观鸟节、京山桥米节、对节白蜡节等主题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讲好京山践行“两山理论”故事,叫响、擦亮生态京山品牌名片。打造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示范典型模式,夯实创新基地发展平台,擦亮生态京山名片,以提高生态京山知名度。

4.全力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五大竞赛有序推进“互联网+监管”,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做好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严把“两高”项目环境准入关持续加强总量减排,大力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强化生态环境领域隐患排查,妥善做好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事件处置,不断提高生态安全水平。持续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5.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执法、应急等铁军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党建业务一起抓,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新年新气象、新动力,紧扣“四转”工作要求,进一步提精神、明思路、强举措、增本领、勇担当、转作风、抓落实,为加快推进“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先行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夯实生态环境支撑。

 

 



编辑: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