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和旅游局 毛小梅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1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春季干部集训会,其主要目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四转”(疫情转段、工作转向、产业转型、作风转变)工作要求,围绕“思想破冰、学习赋能、发展提速、开局争先”主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精神、明思路、强举措、增本领、勇担当、转作风、抓落实,扎实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投资攻坚年、营商环境创优年”活动,为加快推进“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先行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成势见效而团结奋斗。集训大会的内容很丰富,张勇书记的讲话很深刻。让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一、强化学习,为文旅工作“充电蓄能”
唯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及时充分的掌握当前形势,把握政治方向,筑牢思想之基,克服本领恐慌。一是怀着信仰学,学出政治忠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首要政治任务,突出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下功夫。强化对标看齐,及时跟进、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指示要求对标对表,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把握方法学,学出过硬本领。强化创新思维,在学习中放飞想象力,抛开旧地图,寻找新大陆。坚持问题导向,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研讨,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增强本领、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过程。认真学习中央对新时期文化、文物、旅游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更要研究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定位目标和要求,主动对标对表,提高业务能力。三是知行合一学,学出奋进动力。要振奋精神,进一步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好作风,全力以赴跑好新赛道,答好新答卷。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负时代、不负发展。为建设“两圈卫星城”、“武汉后花园”贡献京山文旅力量。
二、把握形势,开拓京山文旅新路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即将迎来文旅产业复苏的一年。对我们文旅工作者来说,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困难挑战。市委、市政府在集训会上从国内宏观层面并立足京山实际,对当前形势做了深入分析,要求我们要把握好形势,抢抓机遇。集训会上的分析鞭辟入里,对于我们文旅部门来说更是意义重大。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一是把握形势,开拓京山文旅发展路径。市委市政府基于对新形势下旅游功能的重新认识、基于社会各界对旅游产业的密切关注、基于我市近几年发展全域旅游打下的坚实基础、基于发展旅游产业面临的全新挑战,提出了“旅游活市”战略。并把建设“文旅大健康产业”作为三大支柱产业来定位,着力打造湖北省“文旅大健康区域消费中心”,实施文旅大健康产业五年倍增计划。这不仅为我们的文旅工作指明了方向,更让我们备受鼓舞。今年是“旅游活市”战略实施的第三年,我们一定要立足实际,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文旅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在全域规划、项目支撑、要素赋能、品牌打造等方面着力,勇于创新创造,并在畅通文旅消费全链条上下功夫,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进而走出一条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内外兼修,激活京山文旅发展动能。疫情也是一次优胜劣汰的选择,一些核心竞争力不强的文旅企业将被迫出局。推动疫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内要完善业态结构,不断优化要素配置,增强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打造具有京山地域特色的文旅IP,开发一批沉浸式旅游项目,加大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等品牌创建,提升文旅产业综合效益;对外要招大引强,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齐头并进,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挖掘京山文旅发展潜力,切实把我们的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变成发展的动力。另外,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度假等绿色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效益。要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通过开展文化活动进社区、进景区,推出小型文艺演出、精品剧目展演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文旅消费场景活动,打造主客共享的文旅体验项目。要创新营销模式,策划抖音短视频、网红直播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推介模式,提升城市口碑传播效应。三是丰富形式,提升京山文旅发展形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补齐公共文化短板,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丰富文化载体,完善文化功能,创作文艺精品,落实好文化惠民工程,增强文化自信的京山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体育服务方法措施,夯实全民健身设施服务基础,方便群众“零距离健身”和“家门口运动”。以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全民健身模范县(市)为契机,不断突出抓好体育产业发展,不断擦亮“中国网球特色城市”品牌。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加强文物遗迹、革命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坚决守护中华文明宝贵财富,激活文化自信的京山基因。
三、实干担当,展现京山文旅新面貌
2022年,市委市政府扎实开展“五大竞赛”,搭建起比学赶超的的擂台,营造了你追我赶的氛围,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并要求我们认真反思,以此来“对标找差距”“看齐促提升”“争优当示范”。作为一个有着团结实干、创先争优传统的文旅集体,只有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用实干担当诠释京山文旅人的风采。一是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注重研究新情况,不断打开新思路,积极采取新举措,努力开创文旅发展新局面。要拉高标杆、加压奋进,始终保持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奋斗姿态,力争各项工作在全省有位次、在全市有影响。要始终保持“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以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斗争精神,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争当创造一流的奋斗者。二是锤炼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 要敢“争”,干就干到极致、做就做到最好、走就走在前列,公共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等各项工作都要争一流、 争先进、争位次。要善“抢”,敢于冲在一线,勇于挑战不可能,抢机遇、抢时间、抢要素,特别是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方面,要跑着要项目、拼着争资源、抢着搞服务,千方百计招大商、抓项目。要快“转”,要转观念,摒弃守旧思维、经验主义和路径依赖,用产业思维代替活动思维,用市场观念代替行政观念,用融合思维代替传统思维,在创意创新、试点示范中闯出新路子、开创新局面。三是增强干在实处的行动自觉。现在,全年的文旅重点工作已经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实打实、硬碰硬地推进各项工作。要突出问题导向,凡事都奔着问题去,奔着解决问题去,奔着实现目标和结果去,真正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把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一步一步展开,一项一项推进,一件一件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事业是实干出来的、成绩是拼搏出来的、梦想是奋斗出来的”。新春第一训,也是新年的第一课,起到了夯实理论基础、加油鼓劲、提神醒脑的作用。我将以本次集训为契机,扬帆鼓干劲,凝心聚力开新局,牢固树立学习意识,加强自学,注重随时充电,在全面提升自我素质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创造性工作,实干担当,出色地完成岗位职责,为我市的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