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石攀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2023年春季干部集训,内容实、招数灵、后劲足,为强化实干担当、提升能力本领提供了新动能,为拒绝“躺平心态”、抵制“违规吃喝”提供了新依据,全局上下呈现出“开年就开跑、起步即冲刺”的新气象,力争实现开局漂亮、全年精彩。
一、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牢底线
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全方位排查致贫返贫风险,确保符合监测条件的农户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一是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部门联席会议,每月上报一次风险信息,及时对可能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开展排查核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二是坚持集中研判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返贫致贫风险集中研判会议,对医疗自付支出较高的农户、新增低保户、危房改造户等对象逐户开展风险研判,做到早研判、早准备、早预防。三是实施包联帮扶制度。加大监测对象帮扶力度,对新纳入的监测对象由镇(街道)班子成员或驻村派出单位班子成员包联,认真分析返贫致贫风险,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开展有效帮扶,切实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二、加强衔接资金项目使用管理,夯实基础
严格财政衔接资金项目使用管理,切实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衔接资金联农带农富农作用。一是严把资金项目实施“三关”。规范建好用好2023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坚持从项目库中选择实施项目,严把“审批关”。规范衔接资金项目申报、审查、公示、审批、建设、报账等程序,严把“程序关”。督促审批下达的衔接资金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并根据进度及时拨付资金,严把“进度关”。二是加强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对2013年以来形成的生产经营类帮扶项目进行全面摸底,按照项目效益分类制定后续管理措施,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群众增收。三是持续提升项目资产管护水平。积极与通讯部门开展合作,搭建数字化监控平台,对大型生产经营类项目实施实时监控,确保产业项目生产、建设过程可控,发挥作用明显。
三、加强易迁安置点后续扶持,创造特色
以“五基”工程为抓手,紧扣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和社区治理等后续扶持重点工作,着力打造“稳得住、能致富”安置区。一是开展产业就业帮扶。加大安置区产业配套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强搬迁群众就业技能培训,设置公益性岗位,促进就近就地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产业就业有保障。二是完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切实满足搬迁群众对就学、就医、养老、社保、户籍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解决好搬迁群众“两头跑”问题,保障其合法权益。三是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管理,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家庭评比、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等活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
四、规范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打造亮点
着力解决分拣、配送、运营管理成本、快递进村安全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保障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持续稳定运行。一是加大整合力度。扩大快递企业整合面,吸纳更多的快递企业参与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切实打通快递进村“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二是提升服务水平。提档升级县级共配中心,增加分拣格口,将二次分拣到村逐步过渡为一次分拣到村,降低快递配送成本。加强村级服务站点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实现农村出村快递村级站点收件一步到位。三是探索市场运作机制。打通政策堵点,探索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市场化运营机制,引导快递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整合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增加运营收入,实现市场化运作,保障农村寄递物流体系运营稳定、健康、可持续。
从开年看全年,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推进“三年”活动,为京山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