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代表委员热议武汉文化旅游业发展:讲好长江故事,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21    【字体: 】      0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培育万亿级文旅支柱产业。

来自武汉的代表委员热议,要在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讲好长江文化的武汉故事,加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

知音号。

大江奔流,激荡出千年绵亘的长江文化。武汉作为标杆型城市,位列推动长江文化发展的第一梯队。

目前,武汉正向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文化中心城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不断迈进。省人大代表、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社长万晓红表示,近年来,全省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提出高标准高质量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项目,武汉在推动相关工作时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结合武汉已有的长江文化主题项目,将人文和自然融合起来,打造好文旅场景。



武汉专属文创。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和文化带的核心城市,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万晓红说,武汉要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同样,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武汉也要走在前列,串起长江文化城市群,讲好长江文化的武汉故事,讲出武汉城市文化的历史感、纵深感和包容感。

代表委员建议,通过对湖北段沿线城市文化主线挖掘,实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的文化特色点、线、面的协同发展,围绕长江治水、三峡工程、荆江抗洪、千年诗路等文化事件打造湖北文化主线,并重点打造关键景观节点。





小游客在古琴台听“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

省政协委员、湖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胡芬在提案中强调,湖北武汉亟待打造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文旅品牌与线路。

胡芬建议,按照“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的思路,根据文旅资源禀赋,串点成线,连线成廊。她将湖北文旅强省建设总结为“12310工程”,即重点打造1个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这个城市就是武汉。2个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即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集聚区、恩施土苗生态文化旅游区。3条国际化文化旅游发展带,分别是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汉江历史文化旅游带、清江民俗文化旅游带。还有10条文化旅游主题精品线路,可通过评选认定,带动新一轮文旅资源传播推介。

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持续推出不同类型的演出。

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郭鹏表示,“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武汉要高标准建设知音文化旅游区,打造湖北文旅新标识。

他建议,可将古琴台、晴川阁、龟山风景区、月湖风景区四大景区串联成片,建设“知音文化旅游区”,形成武汉城市内环核心地带“知音文脉”和“江湖山水、城景交融”的独特景观;同时与黄鹤楼、昙华林、红楼、起义门共同形成环龟蛇文旅圈,将“知音文化”与“黄鹤文化”一体打造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中轴景观带上的闪耀双星。



巴公房子吸引了全国游客来打卡。    记者黄丽娟 摄

省人大代表、武汉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天才认为,打造文旅消费产品,不能再局限于过去的“好山好水”,而应注重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将本地历史人文、民俗风情、非遗技艺等多方面融入产品中去。例如可运用沉浸式演绎的方式来讲好长江文化、荆楚文化,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感,打造“让游客参与进来的好产品”。

“做文旅产品的企业要充分理解游客的需求,对标打造特色产品。”葛天才建议,要多探索景区产品创新升级,打造多样化爆款体验,打造有特色的度假产品,吸引市民到景区休闲度假,“加大优质产品供给,相信武汉文旅品牌一定能走得更远”。



“楚地长歌”内部装饰古色古香。记者郝天娇 摄

省人大代表、武汉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龚洁提到,武汉文旅资源丰富多样,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有底蕴深厚的工业文化,要充分发挥现有的武汉渡江节、武汉马拉松等一批文体活动品牌的影响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龚洁建议,大力推进“吃住行带”配套建设,促进游客幸福感升温。她还建议,应加强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礼品、用品等的优质产品供给,做好“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编辑: 陈诗雨【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