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文化中国行|一眼千年的“荆楚瑰宝”
来源:长江云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21    【字体: 】      0

最近,发掘出五千年前的

“一次性纸杯”的屈家岭遗址被写入了

202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这颗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长江遗珠”

见证了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

更承载了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

今天的江湖寻宝图鉴

就带大家一起走进

那些“老字辈”的荆楚文物

领略荆楚五千年的魅力

☟☟☟


五千年前的“一次性纸杯”

⬅️ 点击盲盒 开启“荆楚宝藏” ➡️

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杯,在屈家岭文化之前没有在形态上与之接近的器具。它形似我们当今的一次性纸杯,杯壁厚度一般在0.5毫米左右;底部略厚,约0.5-1毫米;口沿最薄处只有0.2-0.3毫米厚。因胎壁薄如蛋壳而得名“蛋壳彩陶杯”。

今天盲盒中开启的这件蛋壳彩陶杯,是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敞口,斜弧腹,底部略内凹,胎壁极薄,器表器内均绘黑彩,泥质橙黄陶。口径7.3-7.6cm,底径3.5cm,高5.4cm。它在数米深的地下沉睡了五千多年,居然没有被分解或分化,甚至保存得较为完好,其色彩鲜艳如新,真是传奇中尽显神奇。

本图由AI共创生成

说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制陶艺术成就,人们不得不公认名冠中外的仰韶文化。但是多数学者认为仰韶文化的陶器是慢轮手制陶,发展到仰韶文化晚期,其中小型陶杯、陶碟等才是快轮制作的。一般来说,手制和慢轮制陶,往往器表保留有各种修整的痕迹,而快轮制陶的特征则是器体造型端正,器壁浑圆匀称,陶器底下一般会保留有螺旋式拉伸的指痕,且制作出来的陶器可以达到如蛋壳一样薄。

有考古专家发现,江汉地区是我国最早出现快轮成形的地区之一,湖北境内多处大溪遗址如关庙山遗址等便有了薄胎彩陶的身影;到屈家岭文化时期,陶器制作一改过去的手制或手制轮修为快轮制陶。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显现出先进的快轮制陶技术已经革命性地发展到极为兴盛的阶段,成为屈家岭文化独有的快轮制陶产物。


千年“咸鱼”翻身成“顶流

⬅️ 点击盲盒 开启“荆楚宝藏” ➡️

年关将近,你家的腊鱼腊肉是不是早就腌上了?这件文物盲盒,便是来自2400多年前的腊货——战国干鳊鱼。

它经历了2400年的岁月洗礼,形状完好无损,除了表面发黑外,鱼鳞、鱼刺依旧清晰,并没有任何腐败迹象。据考古工作者介绍,这条干鳊鱼当年出土时检测出盐的成分,推断其为腌制后下葬,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咸鱼”。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咸鱼”鼻祖的它却意外走红网络。因其“躺平”2400年还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明星展品,被网友戏称为“咸鱼翻身”,成为了有史以来知名度最高的“咸鱼”。

本图由AI共创生成

虽然名为“咸鱼”,但这条战国干鳊鱼可一点也不“摆烂”。作为荆楚饮食文化的代表展品之一,它的出土证明了早在2400多年前,楚地先民就已经把“武昌鱼”端上了餐桌,并有非常成熟地保存和烹饪食物的技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


屈原到底姓啥?

⬅️ 点击盲盒 开启“荆楚宝藏” ➡️

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全国各地纷纷以赛龙舟、吃粽子等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在2000多年前,人们为什么尊称他为“屈原”?这件文物盲盒,就揭示了“屈”氏的由来。

本图由AI共创生成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楚屈子赤目簠,出土于湖北随州,年代大约为春秋晚期。它通高20.3厘米,口长27.7厘米,口宽20.9厘米。簠是盛粱、稻的容器,器盖和器身形制相同,故而可以倒置。

特别珍贵的是,这件器物盖内有铭文6行31字,记录了这件青铜器的主人是楚国一位“屈”氏,名为“赤目”的贵族。这件器物是为他第二个女儿“芈璜”出嫁而特意铸造的一件媵器,也就是陪嫁品。

铭文:“隹(唯)正月初吉丁亥,楚屈子赤角媵中(仲)嬭璜飤囗(簠),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作为罕见的屈氏礼器,楚屈子赤目簠珍贵的地方还在于它藏着屈原姓氏的秘密。

司马迁《史记》记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显然,屈原是楚国贵族,也是楚王的本家,和楚王一样,芈姓。事实上,随着之前电视剧《芈月传》热播,引发的讨论已经把这个看上去有点奇怪的“芈”姓给普及了,楚屈子赤目簠则进一步证实了“屈”氏的由来。

楚国王室以芈为姓,楚国国君为熊氏,屈氏、景氏、昭氏都是王族后裔。有一种说法认为,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与楚王同是芈姓。所以,屈原姓名的完整表述应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此外,先秦时期,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因而在此前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楚怀王称熊槐,不称芈槐,嫁到秦国的楚国公主称芈月而非熊月。

编辑: 陈诗雨【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