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桃源深处 山水欢歌 ——竹山县“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0    【字体: 】      0

7月5日,在2025旅游名城名镇和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案例征集暨推介大会上,竹山县凭借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突出成效,成功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这是该县深度融入神武峡文旅主轴,践行“湖北旅游武当突破”战略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近年来,竹山县纵深推进“引客入竹”工程,通过政策引领、赛事营销、商旅融合、服务升级“四轮驱动”,充分释放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让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

区域协同推动“引客入竹”

竹山县创新建立“近联武当山、远联石景山”的协同发展机制,围绕“武当山—竹山—神农架”主线,有机串联11家3A级以上景区、6个红色旅游点和5个乡村旅游点,精心设计18条主题精品线路,形成“引客入竹、送客武当”良性循环。

借助京堰对口协作等平台,该县先后在北京、西安、武汉等重点城市开展文旅推介活动,与陕西等客源地旅行社达成战略合作,“陕西客人来我家”“北京亲人来喝茶”“武汉朋友来度假”等特色推介活动成效明显,实现月均接待外地游客7万人次。深化校地合作,开展“万名学子游竹山”活动,吸引中国地质大学等10余所高校师生前来研学、写生,已累计接待研学游客5万人次。

同时,该县出台《支持旅游发展九条措施》《“引客入竹”旅游奖补办法》等政策组合拳,设立1000万元旅游专项基金,对旅游专列、包机等实施奖补,推出面向北京市石景山区游客免票、团队游客五折等优惠措施。创新打造“水上观景+文化体验+生态康养”特色疗养路线,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等8家工会劳模旅行社签约合作,实现劳模疗养团常态化规模化接待。

文旅“流量”变经济“增量”

“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厚重的文化、这么精致的珠宝、这么秀美的山水,非常期待带台湾旅游团队到竹山观光旅游。”在2025竹山县自行车公开赛闭幕式上,台湾旅行商郑伟强对当地“以赛为媒、以赛兴旅”的发展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为了让文旅“流量”变经济“增量”,该县持续举办“跟着赛事游竹山”“跟着产业游竹山”“跟着文化游竹山”“跟着美食游竹山”等系列活动,推动文旅产业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突破。

通过举办国际路亚舟钓、全国广场舞大赛、全国公路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吸引全国游客“跟着赛事游竹山”。系列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竹山的知名度,更利用赛事“溢出效应”带动当地旅游消费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该县将每年4月定为“茶旅融合活动月”,通过开展硒茶开采、山水茶园徒步等活动,吸引游客“跟着产业游竹山”。在文化领域,当地坚持周周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游客多元需求,推动“跟着文化游竹山”。在美食方面,评选“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和“竹山老字号”,开发特色饮品和夜间消费,推动“跟着美食游竹山”。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上半年,竹山县接待游客达1025万人次,同比增长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3.7亿元,同比增长22%;批零住餐营业额同比增长17%,由2024年的全市第8跃居全市第3;同时,绿松石、茶叶等农特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6%。景区、商圈、餐饮、酒店、交通、文创等关联产业收入均实现显著增长,“文旅+”正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多元融合实现“流金淌银”

依托“绿松石、绿茶、绿水”三张特色名片和优势生态资源,竹山县构建起多元立体的产业旅游体系,绿水青山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玉旅融合方面,竹山县将“东方圣玉”绿松石打造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从深矿探源到工坊学艺,从文创设计到精品销售,一条“探矿—加工—体验—购物”的完整产业链条已经形成。麻家渡绿松石小镇年均接待游客50万人次,带动绿松石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游客们不仅可以在绿松石博物馆了解玉石文化,还能亲身体验加工工艺,把“玉韵”与“乡愁”一起带回家。

茶产业同样焕发出新的生机。30万亩茶园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基地,而是变成了茶旅融合的示范区。每年4月的“茶旅融合活动月”期间,游客们可以穿梭在翠绿的茶垄间,体验从采茶、炒茶到品茶的全过程,感受“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独特魅力。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传统茶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水旅融合,让游客畅享堵河的碧波柔情。在竹山县,八百里堵河通过“五湖联珠”水电梯级开发,既发挥了发电、防洪的功能,又打造出“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坐”的诗意场景。依托优质的水资源,“堵河矿泉水”带着大山的清洌走向千家万户,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锶锂水疗”让游客在碧波湖畔享受自然疗愈的愉悦。圣水湖旅游度假区作为“全国舟钓竞赛基地”,每年都吸引大批垂钓爱好者前来体验。

林旅融合,解锁森林康养密码。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踏雪,竹山县456.96万亩林地正在释放出巨大的生态价值。在九女峰森林氧吧里,游客可以呼吸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参与养生太极、森林课堂等活动。太和梅花谷的蜡梅精油、秋日的香菇脆片等林产品年产值突破2亿元,实现“林上见景、林中得趣、林下生金”的综合效益。从“走马观花”到“驻留康养”,从“观光打卡”到“深度体验”,竹山的林旅融合风生水起。

通过多元化融合发展,竹山县正从秦巴腹地的鄂西小城向现代旅游目的地华丽转身。一个生态优美、文化厚重、充满活力的美丽竹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桃花源沉侵式街区夜游项目吸引众多游客驻足。通讯员章伟摄(资料图片)

编辑: 余琴 【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