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小驿站”承载“大温情”——荆门市残联“1+N”爱心辅具服务体系暖民心
来源: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作者:邓琳 徐泓杰 戴姣蓉 陈敏   发布时间:2025-07-15    【字体: 】      0

编者按: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各级党员干部牢记殷殷嘱托,坚持民生为大,办好民生实事,以实际行动进一步锤炼党性、转变作风。今日起,《荆门日报》开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实事解难题”专栏,深入挖掘各地各单位下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并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市残联创新构建“1+N”爱心辅具服务体系,让辅具通过“爱心辅具驿站”循环流转,覆盖全需求人群,以温情服务托起民生幸福。

“租赁物品:普通轮椅、助行器。租赁期间不收取任何租赁物品的使用费。”6月27日,家住东宝区龙泉街道浏河社区的肖先生从青山社区“爱心辅具驿站”领取了出行辅具。这是继寒假后,肖先生第二次在此租赁免费的辅具。


肖先生的侄子小陈患有先天性残疾,每次寒暑假小陈从潜江来荆门探亲,沉重的轮椅曾是出行难题。


image.png

在青山社区“爱心辅具驿站”,工作人员为市民解答问题。胡玉梅 摄


“现在好了!到社区填张表、交点押金就能免费租赁轮椅,孩子在荆门的假期出行轻松不少,也减轻了我们的照护压力。”肖先生说,“这事儿看起来小,但对我们来说是实打实的帮助。”


一件小小的辅具,让亲情的相聚少了负担,多了笑容。


近3年来,省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为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列入省民生实事项目中。


在这一民生实事的落实过程中,荆门市在全省率先探索辅助器具服务创新模式,布局建设“爱心辅具驿站”,形成从产品展示、适配租赁、日常维修到循环回收的完整服务闭环。特别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残联将提供辅具适配服务作为以“小切口”解决特殊群体“大烦恼”的民生实事去推进,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7347991f09a0437574dc44b2fc7ccf5.jpg

荆门市残疾人“爱心辅具驿站”总站。徐泓杰 摄


6月底,位于象山二路的荆门市残疾人“爱心辅具驿站”总站正式启用。未来,这里将成为全市“1+N”爱心辅具服务体系的“心脏”,统筹资源配置、衔接站点服务,与各基层站点共同编织一张覆盖全市的辅具服务网络——可借、可还、可修。


“过去适配辅具,需持残疾人证并通过线上平台申请,很多有实际需求的老年人、临时病患及未办理残疾人证的群体难以及时受益。”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主任、“爱心辅具驿站”策划人罗海青告诉记者,“爱心辅具驿站”致力于打通辅具服务“最后一百米”,不仅全面保障持证残疾人的个性化辅具需求,还将服务对象延伸,老弱病残等群体都能便捷地触摸到这份关怀。


b9c8f8409e769f09e2b8ecc4a78ed8b.jpg

在青山社区“爱心辅具驿站”,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辅具。胡玉梅 摄


地处中心城区的泉口街道青山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9%,不少居民因病、手术等原因短期需要使用轮椅、助行器等辅助器具。2023年5月16日,市残联在青山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进行老年康复辅具配发和产品的应用示范,授牌建成首批“爱心辅具驿站”,投放了300多件辅助器具。


东宝区仙居乡72岁的王爹爹腿脚不便,多年靠一根单脚拐杖勉强出行。青山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工作人员罗容在一次辅具适配服务对象全覆盖回访中,细心地发现这一情况,推荐并为他适配了更稳当的四脚助行拐杖。现场调高度、讲解用法、帮办手续……合适的辅具,让王爹爹的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明显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极大增强。


image.png

东宝山社区的“爱心辅具驿站”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辅具借用嵌入日常照护。胡玉梅 摄


居民陈艳琴的母亲也是辅具驿站服务的受益者。此前,陈艳琴的母亲因腰椎骨折住院治疗,龙泉街道东宝山社区“爱心辅具驿站”免费租借的轮椅,让老人的复检出行方便许多。陈艳琴感慨:“没想到一张申请表就解了燃眉之急,比自己买一个轮椅要实惠太多,还不用长期占地方。”


服务的可及性,让更多人实实在在感受着“爱心辅具驿站”带来的便利。看似微小的辅具,通过“爱心辅具驿站”嵌入生活,让我市的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在龙泉街道东宝山社区,“爱心辅具驿站”就设在东宝山养老驿站的一楼。龙泉街道东宝山社区残协主席赵双静介绍说,“入住养老驿站的老人在接受照护期间,如需使用辅具,走几步路就能申请。”与此同时,除常见的轮椅、助行器外,这个“爱心辅具驿站”还配备了多功能听书机、语音血压计、电子助视器等智能辅具,让服务从“基本保障”向“个性适配”延伸。


d74c2d81e5337c687d059931e12a5da.jpg

龙泉街道东宝山社区的“爱心辅具驿站”一角。徐泓杰 摄


驿站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辅具借用嵌入日常照护,关怀变得触手可及。


近三年来,全市已布局20个“爱心辅具驿站”,累计服务群众近千人次,辅具周转使用效率提升近40%,初步形成“服务社区、辐射街道、带动市区”的三级联动服务网络,构建起普惠可及、优质高效的辅助器具服务体系。


着力于提升服务专业性,市残联围绕辅具适配、使用指导、个性化评估等开展系统业务培训,一支懂群众需求、熟悉辅具适配业务的专业服务队伍正在成长。今年6月,《荆门市残疾人“爱心辅具驿站”管理制度(试行)》出台,对借用流程、服务规范、消毒回收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未来,我们还将推动辅具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公众参与。”罗海青说,“针对居民家中闲置的助听器、拐杖、坐便椅等辅具,中心将设立回收渠道,通过清洗消毒、维修检测后再投入使用,惠及更多人。”


一件件流转的辅具,传递着城市的温度。在这张持续织密的保障网络中,“爱心辅具驿站”将关怀织进日常生活,让需要的人走得更稳、更远、更温暖。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