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邓兰舟:大山深处的幸福“摆渡人”
来源:长江云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8    【字体: 】      0

在宜昌五峰大山深处,有一位农村客运司机,17年如一日,载着村民安全走出大山,义务为他们带货10万余件。

他就是被村民们称为幸福“摆渡人”的邓兰舟。

01



清晨5点,海拔1600多米的宜昌五峰麦庄村大岩屋发车点还浸在晨雾里,邓兰舟已在旁边的小木屋里简单洗漱完毕。为了保证6点准时发车,让山里老乡赶早到镇上办事,他常年住在山上。

这条从麦庄村到五峰镇的客运线,单程40公里,海拔落差超1200米,全程是险峻的盘山公路。可17年来,邓兰舟握着方向盘的手从未松懈,他安全行车90万公里零事故,成了8000余名村民最信赖的 “领路人”。

村民伍建阶带来3大麻袋洋芋,邓兰舟跟他合力一袋一袋抬进后备箱。伍建阶笑着说:“兰舟帮我们带货从不收钱,有他在,我们住山上也像在城里一样方便。” 驾驶台上那本磨得发亮的笔记本,记着10万余件物资的流转:村民需要的种子、留守老人的降压药、茶农的新采茶叶……每一笔都对应着村民的生计。

近两小时车程到镇后,村民们陆续下车办事,邓兰舟却转身拿着笔记本扎进市集。“你要的篓子15块一个,带一个够吗?” 他对着微信电话确认采购清单,从农资农具到生活用品,一一记在本子上。中午12点,他又载着满车货物往山上赶。这辆穿梭于云雾的通村客车,为留守老人捎带的药品等,琐碎细小却筑起城乡互信的桥梁。

02



起初是他一个人记清单、跑市集,后来越来越多村民找他捎东西,他的笔记本换了一本又一本。直到 “邓兰舟车队” 成立,义务带货的身影从一条线铺成了一张网:9名司机分工协作,有人负责记单,有人专跑采购,日均运送货物超300件。

“我们都在学他,免费带货,给老百姓帮忙。” 车队队长王玉林说,现在全镇6条农村客运线,都成了 “移动货站”。

更动人的是那些藏在货物里的故事:暑假里,大学生小李坐着他的车回麦庄村看奶奶,“他的车方便,能让我多陪陪孤单的奶奶”;有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托他给家里捎智能音箱,“让爸妈能随时听见我的声音”;还有茶农通过他的车把新茶送下山,再把城里的冷链箱捎上来——这辆客车早已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串起亲情、生计与希望的纽带。

03



今年,当 “全国劳动模范” 的奖章挂在邓兰舟胸前时,他最惦记的还是第二天的发车:“山里人等着我带菜籽和洗衣机。” 可这份 “惦记” 里,藏着他17年的骄傲——“很多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小时候背着书包坐我的车出山,现在有了工作,又坐我的车回来建设家乡。”

他的坚守早已超越了“客运司机”的身份。在五峰大山里,“邓兰舟” 三个字成了 “靠谱” 的代名词:村民信任他带货不赚差价,孩子记得他冬天帮擦去书包上的雪,年轻司机以加入“邓兰舟车队”为荣。90万公里的山路里,他没算过自己帮了多少人,却让 “义务带货” 成了全镇的默契,让 “脚踏实地、奋发进取” 的劳模精神,顺着车轮印刻进了山乡的肌理。

清晨6点,客车准时驶出大岩屋发车点,引擎声打破山间寂静。邓兰舟握着方向盘望向窗外——这条路他走了17年,载过村民的农资农具,载过老人的药,载过孩子的书包,更载着大山里的人对好日子的期待。

邓兰舟说自己就是个 “摆渡人”,而这90万公里的车辙,早已在城乡之间架起了一座通往幸福的桥。

(长江云新闻记者 许可 编辑 桂亮 美编 王子煊)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