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坚持生命至上,“科技赋能+人文守护”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22    【字体: 】      0

盛夏的荆门,烈日炙烤着大地,漳河水库碧波荡漾,凤凰湖畔游人如织,天鹅湖公园的智能广播循环播放着安全提示。自2008年起,这座江汉平原上的城市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理念,构建起一张覆盖重点水域、贯穿全年的防溺水安全网。


十七年间,从“喊水人”的坚守到智能预警系统的上线,从救援设备的迭代到全民安全意识的提升,荆门用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防溺水之路。


图片

漳河水陆派出所民警劝返在漳河水库野泳人员。朱运兵 摄


科技赋能

智能预警织就“铜墙铁壁”

2025年7月,在荆门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凤凰湖、天鹅湖、漳河流域等重点水域的动态画面。当天鹅湖区域的一处监控探头捕捉到未成年人踏入浅水区时,智能AI系统立即触发预警,市级平台研判后联动社区干部、民警和志愿者迅速到场劝离。


“这套整合应急、水利、公安等部门8000余个视频探头的三级叫应体系,处置效率提升了80%。”指挥中心主任郭晓鸣指着屏幕上的闭环处置记录介绍。


今年,全市在300余个风险点位部署智能AI识别系统,并重点在东宝区升级“无人机+视频监控”双巡查模式:通过搭载人脸识别系统的无人机对水库、河道进行空中喊话劝阻。“伢子们,我们的无人机有人脸识别功能,再不回家马上跟你们学校的老师说!”近日,东宝区栗溪镇某水库边,一架无人机成功劝离5名擅自下水少年。目前,东宝区已实现483处水域监控全覆盖,其中3处高风险区域和5处较高风险区域均配备24小时值守人员,形成“空中+地面”立体防控网。


图片

东宝区应急管理局利用无人机和视频巡查,劝阻未成年人在水库边戏水行为。来源:荆门应急

技术升级背后是坚实的物资保障。2024年以来,全市不仅累计配置近3万根应急救援竹竿,还在重点水域配置“四个一”(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设施17308套,组建83个村级应急救护小组,配备救护车辆81辆。市城市公园管理处为天鹅湖公园新增40余套救援设施,凤凰湖畔的网红观景平台配备了救生圈应急投放装置,漳河水库则通过无人机巡逻实现“空中喊话+精准劝返”。


人文守护

十七年“喊水”声声不息

“水深危险,请勿游泳!”2025年7月15日傍晚,在天鹅湖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李忠年手持喇叭沿着湖岸线巡查。这样的场景,自2008年起已持续了整整17年。


2008年7月,刚建成一年的天鹅湖公园因频发溺亡事故引发社会关注,荆门晚报发起“喊水”行动,首批5名志愿者在湖边义务劝导。此后,市城市公园管理处接棒,每年暑期组织专人开展“喊水”。天鹅湖“喊水”活动也演变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公益行动。


如今,天鹅湖新增智能广播系统,循环播放安全提示,湖岸线刷新800余米黄色警戒线,78处宣传牌和7套“四个一”设施分布在健康步道等重点区域。


“前不久,一位老人溺水被路人用湖边竹竿救起。”李忠年指着岸边的救援设备说。


2025年,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天鹅广场警务站加入巡防队伍,民警手持警用喇叭在湖畔循环播放温馨提示,成为流动的“安全课堂”。


作为荆门重要水源地,漳河水库最深处达120米,水下断崖、暗流和低温冲击构成三大“隐形杀手”。2025年7月,漳河水陆派出所副所长杨帆带着防溺水宣传手册,走进漳河小学课堂。“同学们,记住‘六不准’口诀!”他带领学生齐声诵读,讲台上的防溺水承诺书已签满300余个名字。在漳河镇和平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救援教学正在进行,民警手把手教村民“叫叫伸抛”救命四步法。2025年以来,派出所已开展此类培训20余场,覆盖群众超5000人次。


图片

漳河水陆派出所给学生上防溺水安全课。朱运兵 摄

科技与人力结合构建起漳河的立体防线:32处警示标牌、120余件救生装备分布在库区,巡逻艇每日巡查,无人机空中喊话,民警与志愿者形成“15分钟应急响应圈”。2025年入夏以来,派出所已成功处置涉水警情10余起,救援遇险群众5人。


“妈妈,这里有救生圈!”2025年7月12日,在凤凰湖公园西南角亲水平台,8岁的乐乐指着岸边的“四个一”设施兴奋地说。作为新兴网红打卡地,市城市公园管理处联合凤凰湖社区,构建“共管共治、资源共享”新格局,20余块水域安全警示牌矗立在湖畔,志愿者每日巡查,蓝天救援中心定期开展急救培训。2025年7月,碧桂园社区邀请蓝天应急救援中心,在凤凰湖水库观景平台举办防溺水培训演练,500余份宣传手册被居民争相领取。


图片

市民正在学习防溺水安全急救知识和技能。资料图


这种“疏堵结合”的创新实践在全市多点开花。在东宝区仙居乡,政府将北河水库坝下的河道改造成水深不超过50厘米的安全戏水场,岸边配备救生员和紧急设备,既满足群众亲水需求,又筑牢安全屏障;栗溪镇、仙居乡依托天然河道打造标准化亲水区,日均接待避暑群众300余人次,实现“野泳变规范”的源头治理。


全民共治

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共同参与

2025年7月10日,荆门市召开全市未成年人暑期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要求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校联动”的联防联控机制。会后,3000余份防溺水宣传海报张贴在社区、学校、交通路口,500辆流动宣传车穿梭在城乡道路。


在东宝区,石桥驿镇近日开展的沉浸式防溺水课上,20余名托管儿童通过模拟演练掌握自救技能,志愿者老师通过“种安全种子”主题活动,让防溺水知识入脑入心;部分社区联合学校开展“珍爱生命·防止溺水”教育活动,形成“家庭+学校+社区”协同网络。线上,居民微信群、朋友圈持续转发防溺水知识,实现“线上+线下”宣传全覆盖。


图片

荆门市蓝天应急救援中心队员正在教小朋友穿救生衣。资料图


温度突破40℃的午后,东宝区“红马甲”巡查队正开展第2轮水域巡查。“每日晨练、午后戏水、傍晚游玩是三个关键时段,今天已劝离8名无人看护的未成年人。”巡查人员小陈说。这支由镇街干部、民警、志愿者组成的队伍,用汗水筑起最坚实的防护网。在钟祥市汉江皇庄段,志愿者李明成功劝阻一名准备带儿子下水的年轻父亲:“刚开始他不理解,说我们多管闲事,但当他看到孩子拿着救生圈在岸边玩耍时,终于明白了我们的用心。”这样的场景在荆门各地不断上演:30名志愿者在天鹅湖、四干渠等地巡查劝导;环保志愿者在漳河一级水源地开展“喊水”活动;蓝天救援队走进校园演示急救技能……


数据印证成效:2024年以来,东宝区完成483处水域风险排查,整改隐患127处,开展主题培训演练500余场次;全市中小学校召开防溺水主题班会2.2万余场,发放致家长一封信35万余份。市安委会组织64个督查组深入乡镇、村组,推动防溺水工作从“短期攻坚”向“长效治理”转变。


图片

市园林科研所在李宁郊野公园景观水域开展水上救援演练。陈琴琴 摄

未来展望

构建长效化安全生态

从天鹅湖的“喊水声”到漳河的巡逻艇,从凤凰湖的警示牌到乡村的戏水场,荆门用十七年的实践证明:防溺水不仅是技术战、攻坚战,更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持久战。


“下一步,我们将完善智能救生设备布局,在重点水域增设‘3分钟救援圈’。”荆门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计划推广仙居乡“以疏代堵”模式,鼓励各地建设安全戏水场所,并深化防溺水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


盛夏的荆门,漳河水库的碧波依旧荡漾,但岸边的警示牌、巡逻的民警、志愿者的红袖章,共同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安全网。在这张网下,每一个生命都能安心享受夏日的清凉,每一处水域都成为安全的港湾。

编辑: 陈诗雨【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