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政策驱动+文旅赋能!襄阳“夜态”融合激活消费新动能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11    【字体: 】      0

2025年7月25日晚,汉江之畔晚风轻拂,灯火璀璨,一场融合荆楚烟火与商业活力的盛会“乐襄购·仲夏消费季”活动盛大启幕!这座千年古城以政策驱动为基石,以文旅赋能为羽翼,以特色餐饮为桥梁,点亮城市夜经济,打造餐饮消费新热潮,绘就一幅“半城烟火半城诗”的文旅新画卷。2025年上半年,襄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29.49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2位,增速为6.2%;旅游总人数与总收入相较同期稳定增长。数据背后,是襄阳夜经济从“点亮”到“闪耀”的深层蜕变,更是一座城市以创新与融合激活消费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文化破圈:历史IP激活夜间消费新场景

夜幕下的襄阳,古韵与潮玩交织。管家巷星光live音乐节开唱以来场场爆满,三个月带动街区商户营业额达1500万元!北街860米的青石板路上,红糖饼的焦香与手冲咖啡的醇厚交融,非遗老河口木版年画变身文创冰箱贴,绿影壁雕龙化身“小龙爷”玩偶,传统与时尚碰撞出消费火花!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深挖文化基因,以“夜演、夜游、夜宴”打造沉浸式体验。唐城景区以《大唐倚梦》大型嵌入行进式夜游为核心,结合声光电、裸眼3D投影等一系列技术,30余场唐文化节目轮番上演。暑期更特别推出了“国风电音泼水节”,将现代艺术形式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游玩体验。“带孩子看演出,通过裸眼3D投影了解唐朝文化,学习唐朝历史,不仅比课本更生动,还能让孩子感受到科技与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的魅力!”武汉游客刘女士在游览景区感慨道。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该景区接待游客103万人,夜间游客占比达到60%。进入7月后,夜间游客占比直冲70%,比去年同期增长10.02%。

在汉江游轮上,“水上剧场”带来由襄阳本土文化典故改编成的《汉水女神传说》歌舞剧,与“郭靖黄蓉”真人秀等节目相结合,让游客在桨声灯影中触摸襄阳的古典浪漫。

在襄水街里,水上乐园的清凉驱散了白日暑气,成了附近居民和小朋友们的欢乐天地,水花飞溅中满是欢声笑语。龙游襄水,竹筏缓缓划过水面,伴着绝美晚霞,吹拂着惬意晚风,感受着夜色里的宁静与浪漫。

在这个夏天,襄阳以“热辣一夏,趣玩襄阳”为主题,聚集“音乐狂欢、美食江湖、三国穿越、亲子撒欢、避暑秘境”五大核心场景,通过“线上引爆+线下沉浸+全城联班”模式,打造“年轻潮玩、文化破圈、全家共享”的暑期文旅消费新生态。结合演唱会全期档影视IP、三国文化沉浸体验等基点,推出全网联动的打击挑战,超值优惠、限定玩法,吸引全国游客体验襄阳烟火气与江湖情。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骆建武表示:“夜经济的核心是文化赋能。我们通过科技手段活化历史IP,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市井烟火:美食IP引爆夏日消费热潮

近年来,樊城区积极推动特色街区建设,风华路、振华路、职工街等一条条老旧“餐饮一条街”焕然一新。在风华路夜市,昔日的“争斗”闹剧已成过往云烟,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引导下的提档升级与华丽蜕变。专业运营管理公司的入驻,让这条夜市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更添几分现代气息。灯火通明的街巷中,小吃摊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首动听的夜色交响曲。截至目前,全新的风华路夜市,摊户从最初的百家左右增加到223家,数量增长超100%;夜市日均客流从今年一季度的5000人,增加至7000人,每家摊位日营收超1000元。

以往拥挤不堪的职工街,如今“化身”为小甜甜夜市,不仅成为年轻人“逛吃逛吃”的好去处,也让商贩们经营起来更安心、更放心。“以前要么是不让摆,要么来了没位置。现在一摊一位,整整齐齐的,不仅环境好了,生意也有保障!“在此经营烧烤的商贩夏师傅如是说。

与此同时,樊城区持续推进改造旧厂房、旧市场、旧仓库,建设创业园区,打造全新的消费新场景;推出“嗨樊城”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联合企业发放百万消费券,带动辖区商圈客流量增长超20%。今年1—6月,樊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2.1亿元,同比增幅10.1%,高于全市3.9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每当夜幕降临,襄城区闸口大虾一条街上人头攒动,各家门店前坐满了推杯换盏的“老饕”!自4月下旬,“第四届襄城区闸口大虾节”启动以来,这里的生意愈发火热!据不完全统计,这条街上50多家龙虾店,日均消耗小龙虾超5吨。“麻辣鲜香,配上冰啤酒,这才是襄阳的夏天!”食客昝先生举起手机记录下热闹场景。

自2022年首届大虾节启动以来,襄城区连续四年以“虾”为媒,通过“虾王争霸赛”、消费券发放、夜间停车带增设等举措,助推全区餐饮营收增长达17%,重点商圈和街区营收超20%。为优化经营环境,襄城区还创新推出“商户承诺制”,签订规范出店经营协议,并拆除破旧外立面,升级主题灯箱与文化墙。“过去担心占道影响市容,现在政府划定了临时摊位,生意更红火了!”摊主何先生笑道。


政策驱动:多部门联动激市场活力

夜经济的蓬勃生长,离不开政策土壤的滋养。近年来,襄阳市城管委先后出台一系列助力夜经济发展的措施,持续扩大开放允许夜间临时占道经营的区域路段58处,通过“定区域、定时段、定类型、定标准、定措施、定责任“的方式,在助力夜经济发展得同时,做好城市管理。襄阳市商务局则联动多部门大力推进商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打造夜经济集聚发展,不断加强支持政策力度,积极为北街、六〇三文创园等集聚区争取省级资金支持,先后培育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3个,省级特色商业街6个,省级智慧商圈3个。经过多年耕耘,襄阳夜经济已形成“多点开花、全域联动”的格局。

“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百姓参与”的思路贯穿始终。襄阳市还通过增设夜间临时停车带、发布招工信息、升级基础设施等举措,解决商户实际难题。同时,鼓励企业创新服务场景,如壹家臻品酒店将传统凉亭与绿植花境结合,打造古韵用餐空间,客流量提升30%。“我们推出庞公烧鸡、诸葛醋椒鱼等特色菜,希望用美食传递襄阳魅力。”酒店负责人周逸翔说。

经过多年培育,襄阳夜经济已形成“多点开花、全域联动”的格局。北街商圈汇聚304家商铺、756户商户,年营收突破3亿元;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引入沉浸式光影秀,夜间游客占比超七成;六〇三文创园通过非遗市集、夜间书吧等业态,成为年轻群体的打卡地。


未来展望:向“国际范”与“烟火气”并进

站在新起点,襄阳瞄准更高目标。2025年,襄阳市计划推出“夜游汉江”国际光影艺术节,联动全球艺术家打造灯光秀;樊城区计划引入“元宇宙”概念,建设虚拟与现实交互的夜间消费场景;襄城区则计划扩容“大虾节”规模,吸引周边省份游客参与。

“襄阳的夜,既有千年文脉的厚重,也有市井烟火的温情。这是一座来了就会爱上的城市!”此前央视专题片中的这句解说词,道出了襄阳夜经济的独特魅力。未来,这座千年古城将继续以“夜”为媒,书写消费升级与城市焕新的华章。

编辑: 余琴 【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中国长安网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