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仙桃推进城市水体“长制久清”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11    【字体: 】      0

3.png昔日“龙须沟”,现今荷田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康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康 通讯员 潘登

“以前这里就是条‘龙须沟’,又脏又臭,现在环境可好太多了。”8月5日,迎着明媚的阳光,仙桃市干河街道小寺垸社区2组村民张友华抖开刚洗的被褥,晾晒在房前的荷塘旁。

荷塘长约50米、宽约10米,是仙桃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重点管护的3处小微水体之一。

“之前这里是一个鱼塘,上一任‘塘主’弃养后就成了排污池。周边村民家的生活污水直排进来,日积月累,鱼塘成了臭水沟,水底淤泥有一米多深。”站在岸边的青石板上,小寺垸社区党委书记刘文举解锁手机,打开一张荷塘整治前的照片。

照片拍于两年前的初春时节,池塘被枯枝败叶紧紧包裹,水体绿中泛黑,水面铺满绿藻,靠近居民区一侧的岸边堆满了五颜六色的生活垃圾。

荷塘臭了快十年,居民们也投诉了快十年。社区做了不少工作,但水体黑臭问题仍然反复出现。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仙桃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深入开展“广开言路纳民意、下沉一线解民忧”,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针对少数干部“研究工作不深、落实任务当‘二传手’”的现象,通过学习教育和案例警示,推动干部主动下沉一线。

4月7日,仙桃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供排水办负责人杨华来到小寺垸社区,对张友华家门口的鱼塘进行“定向体检”。

“附近居民习惯往池子里倒垃圾和污水,加上里面是死水,缺乏流动性,自净能力有限。”杨华敲开周边十余户居民的家门,请他们分析成因、出谋划策。

“公共垃圾箱太远、环卫车也不是天天来,垃圾总要有地方倒啊!”村民们也很委屈。

“我就随手倒一盆水,能有多大影响。”也有村民意识不到位。

问题有很多,办法也不少。

“增加几个垃圾箱。”

“环卫车跑勤点。”

“向旁边的大鱼塘‘借’点水,让池塘里的水流动起来。”

......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解决的方案逐渐明朗。

“对荷塘进行日常巡查和保洁、加强生态补水,每月请第三方单位对水质进行检测......”杨华边听边记,一张呵护已整治水体的“长制久清”的“处方”逐渐成型。

同样是为了整治黑臭水体,在距离小寺垸社区约8公里处的叶河村,叶河南岸1.2公里133户下水管道接市政管网工程也正在进行中,数十个水泥浇灌的污水检查井在岸边次第排开。

4.jpg叶河沿岸的污水检查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康 摄

“井下铺设有直径40厘米的截污管,它们与市政污水管道系统相连通,居民家的生活污水接入截污管后,就能汇入市政管网,流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仙桃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施工人员罗文豪介绍。

78岁的叶菊秀是土生土长的叶河村人,在她的儿时记忆里,叶河也曾碧波如许。让家里的污水管改道,让叶河重现昔日光彩,是她多年的愿望。

“看似小小一条排污管,直排河道,毁的是母亲河;接入管网,连的是民心桥。希望工程能够早点完工,希望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能变得更好。”叶菊秀凝视着河面,憧憬地说道。

仙桃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项目办主任肖咏介绍,在学习教育中,该局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对反复出现长期存在的问题,注重从制度层面找原因,健全完善常态长效制度机制,巩固深化问题整改实际成效,防止问题反弹,确保纠树并举、标本兼治。

除了对已整治完成的小寺垸2组池塘、小南村3组坑塘、何湾沟渠3处小微黑臭水体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外,仙桃还重点实施叶河、洛江河、汉南河、前通河、肖杨河等城区河流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同时着力实施仙下河以北老城区和主城区两个片区地下管网混错接和缺陷整治,全力推进老城区交通路、共青路、沔阳大道、青年路、仙源大道及主城锦瑞路片区3.5平方公里范围雨污分流改造,切实补齐设施短板。


详见8月11日湖北日报01版>>

责任编辑:林成文
编辑: 陈诗雨【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中国长安网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