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科产“恋爱”记 | 支点面对面:如何推动科产融合发展?
来源:长江云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18    【字体: 】      0

立足科教和产业优势,进一步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全新通道,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今天的《支点面对面》,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陈诗波研究员以及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赵荣凯院长做客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请教一下陈诗波研究员,从国家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全局看,您认为湖北承担着怎样的特殊使命?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陈诗波:一方面,作为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地区的交汇枢纽,湖北既要为全国科创、产创融合发展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又要辐射带动中部地区,助力形成东中西联动、南北协同的科创产创融合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科教大省,承担着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和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任,需要充分释放自身创新资源优势,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构建未来产业。

主持人:应对新形势、担当新使命,对湖北来说,也是新机遇。对此,您怎么看?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陈诗波:多项国家战略的叠加赋能,加上辐射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以及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既为湖北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湖北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环境。

主持人:在这个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其实也需要一个鹊桥。那我们怎么把这个桥给建起来?

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 赵荣凯:两创融合,核心的逻辑就是一定要以企业为主体。两创融合,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归纳为两类主体,一类是创新主体,一类是市场主体。当两个主体在企业这个身上实现有机统一的时候,我们就能得到我们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最大的效率,那么从具体路径上来看要支持更多科技企业的发展,大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它的应用场景,开放它的应用需求,形成一个研发创新的共同体。

主持人:那么您觉得在这个两创融合的过程当中,湖北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哪些领域?包括是在哪些环节去发力呢?

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赵荣凯:两创融合,它的底层逻辑就是要有创新生态。讲湖北的时候我们讲“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叫政、产、学、研、金、服、用,这里面我觉得有两个点提得特别好。第一个是金,风险投资、天使投资,资金方面要有更多参与、更多发力。第二个就是场景的问题,特别是未来产业,在场景这个阶段让这些技术更加成熟,为这些技术找到用户,让这些技术去试验、去试错 ,推动更多成果转化。我们要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产业,我们要发展更有增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提升湖北省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的竞争实力。

主持人:好的,感谢赵院长分享您的观点,也感谢陈诗波研究员。确实如两位所言,科技与产业的联姻实属不易,需要各方力量保驾护航。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破除堵点的改革尝试,为科研“松绑”,为市场“牵线”,促成更多美好的“科产姻缘”。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宝洪)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中国长安网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