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实事解难题丨7个部门挤进驿站干什么?襄阳统战群团联手专治"商户急难愁盼"
来源:汉水襄阳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20    【字体: 】      0

暑期爱心托管班、24小时调解室、商圈金融授信……200㎡空间如何成为万人“幸福枢纽”?

从带娃看店到安心经营,从“没人愿来”到活动爆满,襄阳统战部联合工青妇等7大群团打造的32座服务驿站,正用“资源共享+精准滴灌”重构基层服务链条。

与往年一到暑期就要带着孩子看店的情形不同,8月7日清晨,襄州区华中光彩大市场的商户于海娟从容地把儿子送到光彩商圈服务驿站的爱心托管班后,安心地开始了她一天的经营。

图片

在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建材商贸中心里,这座24小时开放的“幸福驿站”虽然不过200平方米,却正悄然改变着1.5万名从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

图片

华中光彩大市场占地320万平方米,集聚7700余家商户、3000余名户外劳动者。他们曾长期面临“孩子放假没人管”“吃饭热饭难”“纠纷调解麻烦”等现实问题。如今,市场里的服务驿站不仅配备了空调、微波炉、母婴室、调解室等设施,提供的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爱心托管等12项服务如同精密的齿轮,咬合起民生需求的每一个环节

“以前社区搞活动,商户们都不愿意来,主要是没合适的场地。”襄州区云湾社区党委书记黄伟翻看着驿站里的活动照片,感慨地说:“现在有了这个驿站,我们开展‘零距离’服务,大家的参与热情明显高了。”这样的变化,正在全市统战群团共建的32个服务驿站同步发生。

今年以来,市委统战部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市红十字会开展“统战群团携手服务进驿站 服务基层群众到一线”工作,坚持“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服务共融、品牌共创”原则,推动工会驿站、党外人士之家、青年之家、“向阳花”妇女儿童之家、“襄约学科学”科普工作室等服务阵地共建共融成为“综合服务体”。

这些驿站逐渐从过去为固定群体提供基础服务的“1.0版”,提升为精准赋能、特色鲜明的“2.0版”,如同城市肌理中的“毛细血管”,将温暖输送到角角落落

在光彩商圈驿站的爱心托管班里,大学生志愿者童柯楠正在耐心地辅导孩子们画画。他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大二学生,父母也是市场的商户。

“看到商圈信息群里招募志愿者,我就主动报名了。以前我性格比较内向,通过1个多月的志愿服务,不仅提升了交流能力,更找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童柯楠说。

今年暑假以来,市总工会联合团市委组建起一支超过500人的志愿者队伍,为1万多个职工家庭解决了暑期孩子看护难题。

8月9日,在襄州区航空路民发商圈工会驿站,民革党员、律师王显平正在为货车司机张师傅解读劳动合同。“您这加班费条款确实不符合最新规定。”王律师的专业解答让张师傅连连点头。

图片

在樊城区红光社区服务驿站内,民进会员王耀莹正在为附近的居民讲授一场题为《你的爱,要让孩子感受到》的家庭教育讲座。

今年以来,襄阳市7个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人才优势,深入各驿站开展法律咨询、健康义诊、送医问诊等公益服务活动60余场,累计惠及群众近万人次

更让商户们惊喜的是,金融服务也延伸到了驿站。6月26日,建材商户王先生在光彩商圈服务站顺利获得100万元授信支持,“真没想到在社区就能办好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市知识分子联谊会联合襄州区通过驿站举办的“金融机构服务进商圈”活动,已累计为华中光彩大市场授信5亿

图片

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统战群团携手服务进驿站 服务基层群众到一线”工作,全市已累计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爱心托管、法律援助、急救培训等各类活动600余场,服务群众超6万人次,解决各类民生难题2000余件

记者手记
小驿站激活治理“微循环”

基层治理的精度,往往体现在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上。襄阳市统战部门通过群团携手共建服务驿站,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探索出一条资源整合、服务下沉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的“襄阳样本”。

这一创新的核心在于“共”字。驿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机制。其深远意义在于打破以往“各干各的”服务藩篱,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融”,让过去分散于不同部门的“工会驿站”“青年之家”等阵地融合成精密的“综合服务体”,并演化出精准赋能的“2.0版本”。于是,“授信5亿元”“解决难题2000余件”等看似冰冷的数据,成为“大民生”温暖具象的注脚。

城市运行的效率与温度,不仅体现在光鲜亮丽的“主动脉”工程上,更系于深入肌理的“毛细血管”。服务进驿站的核心价值,正在于精确滴灌民生最细微之需求,如同毛细血管般保障机体最远端细胞的氧气供应。

当调解室的理性、托管班的温情、金融服务的及时,协同在离群众最近处化解那些曾经的“吃饭热饭难”“假期孩子无处去”等困境,当多部门协同的涓流精准汇入民心之所向,这“最后一公里”便不再是难以抵达之处。

基层治理的智慧,往往藏在对“最后一公里”的深耕中。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将温度与精度送达每一个需要被照亮的角落。让服务在毛细血管中持续流动,让城市运行的“微循环”永远充满活力,民生这棵大树的繁茂根基就必定越扎越深。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中国长安网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