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9年,从“0”到“150万”的嬗变 ——巴东县南潭村盘活“三资”解锁村集体经济倍增密码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01    【字体: 】      0

“150万!”8月27日,巴东县水布垭镇南潭村党总支书记彭邦虎忙着清家底、算收益,亮出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账单。他感叹:家底子厚了、钱袋子鼓了,村干部有了底气,才能把村里好事办好、难事办成。

2016年,南潭村是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空壳村”。9年,“0”到“150万”嬗变背后,印刻着南潭村解锁村集体经济倍增密码的探路足迹,巧用一个“活”字,以复活固定资产、用活优势资源、激活存量资金“三把钥匙”,迎来村集体经济造血式破壳,蜕变成根牢枝壮的实体村。

和清江一脉相依的南潭村,绿水如带绕山脚,玻璃观景台高悬崖顶,田野、民居、果园错落点缀,勾勒成一幅“农旅共荣、大地丰收”的南潭画卷。记者实地探访南潭村,以村集体经济成长为主线,解析盘活“三资”赋能乡村振兴的南潭路径。

复活——固定资产再生金 “增收活水”满格来

土生土长在南潭村的彭邦虎,在村干部岗位26年,却一直困于“穷家难当”的尴尬境地,穷在交通不便、产业空白、基础薄弱上,村级治理陷入“说话没人听、办事无人跟”的循环怪圈。

时针拨动向前,南潭村的“贫困史”悄悄翻了篇,走过两个“分水岭”:2016年,国家精准扶贫春风吹来一场政策“红包雨”,支持村集体建成了300亩柑橘园、1200平米茶叶加工厂,一件件新添置的“家当”,筑牢了脱贫奔小康的底盘;2019年,清江大桥全线贯通,与穿村而过的245巴鹤省道串联成线,土特产出山和信息、流量入山,冲破了时空阻隔。

“前端有生态茶园,中端有标准化加工厂房,末端有线上、线下两个市场,茶业致富路越闯越阔。”2018年,创业能人苏从文依托南潭村1200亩茶叶基地,租赁村集体茶叶加工厂,建成年加工鲜叶230吨的生产线,开发出“燕尾绿”茶叶品牌,获恩施州斗茶大赛金奖,借“茶”生金的共富园,在南潭村扎根结果。

茶叶加工厂。(资料照片)

每年,苏从文派发出“两金”红利清单:一笔租金汇入村集体经济账户,一笔采茶薪金发给500余户茶农。3公里外,在巴鹤省道一侧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二楼,8间门面一线排开,超市、农具店等商铺陆续入驻,成了村民淘宝购物的便民生活圈。

据彭邦虎介绍,2021年,南潭村借助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奖补资金,建成了建筑面积960平米、2层结构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在农户“卖”和顾客“买”间架起桥梁,打造农特产集中展销区、陈列货柜。“固定资产不闲置,通过再整合、再利用,让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带来‘增收活水’。”彭邦虎说。

目前,南潭村300亩村集体柑橘园由市场主体承包经营,一棵棵柑橘树挂满金果、丰产在田;500亩村集体土地由巴东巴土生态资源开发公司租赁种植中药材,成片连块的药园长出新“丰”景。在“靠山吃山”不一样的新吃法下,以租赁复活固定资产,托起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聚宝盆”。

用活——优势资源释动能  乡村旅游火出圈

“在这儿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张张属于屏保级美图!”打卡距地面垂直高度约400米的南潭村香浓寨观景台,游人在玻璃栈道上碎步前移,脚下依稀可见江岸、山谷和峰峦,可谓“步步惊心”。

5年前,南潭村是一个藏在清江畔的美丽村落,远可俯瞰清江山水、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水布垭大坝,近可纵览古朴农家、田园风光,却被世代“养在深闺”。

风景如何变“钱”景?彭邦虎从未放弃思考、探索,2021年,他带领南潭村群众尝试自愿入股筹资方式,在小地名“箱笼寨”的山包上,修建观景平台、龙凤阁三层木楼、游客接待中心,推出以“香浓寨”新名词为村域品牌的乡村旅游景观群。

香浓寨观景台。(资料照片)

2022年11月8日,南潭村“香浓寨”景点正式投入使用,由村集体运营,在家门口景区“自己建、自己管”的模式下,每位南潭人都是景区的东道主。

在游客接待中心,厨房食材来自农家自种的蔬菜、自产的腊货,厨师、服务员、向导等工作人员均是本村人,村民可在家门口卖山货、端牢就业饭碗,共享乡村旅游的红利。2024年,香浓寨景点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总营业收入180万,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

从“养在深闺”到“走红出圈”,南潭村用活优势自然资源,以村集体经济为杠杆,将好山好水转化成乡村旅游“源头活水”,打开了推介南潭的一扇窗,插上助力乡村振兴的“金翅膀”。

“2024年,水布垭镇主播创客间在香浓寨景点落成,在一根网线、一块方寸手机屏幕的连接下,更多的南潭风物被装进直播间,在流量变销量中,引领村集体经济乘‘云’而上、茁壮成长。”镇党委组织委员谭凯说。

激活——存量资金增变量  研学基地蹚新路

“在这儿我们可以走出校园、丢下书本,在边研学、边旅行中,学习有用知识,赋能自我成长。”当回忆香浓寨研学基地的短暂青葱时光,来自水布垭镇中小学校的学生卢青岚仍感慨万千,自称“研学是一场知识和实践深度交融的成长之旅”。

在水布垭镇,研学旅行是一件新鲜事物,但在彭邦虎的心中,他已找准了国家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时代风口。

彭邦虎盘了盘南潭村的家底:距离集镇10公里,和清江、245巴鹤省道相邻,且镇内齐聚幼儿园、中小学,村内集聚香浓寨景观群、果园基地等,具有地理区位优、研学资源好、辐射带动广等独特优势,是研学旅行的理想选择地。

研学基地。(资料照片)

2024年6月,以“香浓寨”命名的研学基地经巴东县教育局批准成立,由南潭村村集体投入资金,历时4个月,建成了研学管理中心、旅游活动中心、红色文化教育馆、智能科普展馆、农耕文化生活体验馆、研学住宿区、多功能厅、体育运动场,可同时容纳200余名学生入园学习实践。

“基地设计了感恩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农耕文化体验、现代科技赋能、劳动能力提升、户外运动拓展六大特色研学课程,在研究性学习、旅行式体验中,让学生走进自然、探索新知。”香浓寨研学基地负责人郑建平说。

目前,研学基地可辐射带动周边40余名群众就业,推动村集体资金从“沉睡存量”变为“发展增量”,创造出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极”。

复活资产、用活资源、激活资金,南潭村村集体经济在念好“活”字经中破“壳”重生,探寻到了0到1500000的倍增密码。“村集体经济是村级治理的腰杆子和厚家底,我们将持续绣足‘三资’盘活功夫,以资产增值、资源创收、资金生利来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让集体有‘活钱’、村民有收入,在乡村振兴征途走得更稳、更快。”镇党委书记贺齐政说。

来源: 知恩原创

编辑: 付瑞勇

编辑: 余琴 【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中国长安网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