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襄阳,放大“七省通衢”新优势
来源:汉水襄阳   作者:韩犁夫 张沛   发布时间:2025-09-30    【字体: 】      0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层林尽染。俯瞰襄阳大地,美丽路网纵横交错,汉江奔流通江达海,贸易往来一派繁荣。

今年以来,襄阳以重大交通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推动城乡公共交通体系日益完善,群众出行获得感持续提升,一幅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画卷正徐徐展开。

重大项目加速跑

▲襄荆高铁试运行动车组驶入宜城高铁站

9月3日,襄荆高铁的初步验收会议顺利召开,标志着该项目向全线开通运营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襄荆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16.23公里。通车后,襄阳至荆门仅需约30分钟,有力促进“汉襄宜”金三角地区互联互通。

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先导,重大项目是交通建设的有力抓手。今年以来,市重大交通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严格落实“五化”管理,推动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福银高速襄阳段扩建工程正加紧推进。这条连接十堰、襄阳、随州、武汉的交通动脉,将全线升级为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区域交通效率,强化襄阳与武汉都市圈的联动发展。

汉江航运建设同步取得突破。汉江丹江口至襄阳段1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已开工建设。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工程新唐白河大桥已建成通车,双沟枢纽泄水闸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这些项目共同构建贯通长江、汉江、唐白河的黄金水道,使襄阳成为内陆地区通江达海的重要门户。

立项争资成果丰硕,为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1-8月,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已累计向上争取资金24.1亿元,其中争取交通领域专项资金22.32亿元。全市重大交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8.67亿元。

美丽路网惠民生

▲襄州区龙王镇樱花谷(资料图)

“以前路窄坑多,樱花开了也没人来看。现在路修好了,周末能涌进上千游客!”今年4月,当看到游人如织的火热场景,襄州区龙王镇樱花谷景区负责人高兴地说。

今年,襄阳全面启动“美丽路网”建设,聚焦“通达、安全、净美”目标,着力打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推动公路交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襄城区卧龙镇毕庙村隆七路旁的千亩桃花盛开(资料图)

在南漳县肖堰镇,扩宽刷黑后的村道让当地特色农产品运输时间缩短40%。南漳县许万忠油脂厂负责人许万忠介绍:“路修好了,采摘的油茶籽能够及时送到加工厂,节省了十几分钟时间。游客多了,每月可以销售200多斤茶油。”

谷城县五山镇作为有名的茶乡,紧扣“美丽路网”行动要点,对茶产业道路全面升级改造,不仅拓宽路面、增设安全防护栏,还完善了便民服务设施,沿线打造茶文化主题景观带。今年茶叶季,该镇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5%,茶农收入增加20%以上

随着“美丽路网”工程全面开工,路域环境整治全域铺开,目前已完成公路绿化1399公里整治违规行为1353处,一条条兼具生态颜值与民生温度的“美丽路网”,串联起山水田园与产业资源,有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货通四海枢纽兴

▲“襄阳—厦门—东南亚”国际铁海联运专列在襄阳刘岗铁路货场首发

8月31日,一列满载1850吨化肥的铁海联运班列从襄阳驶出,2天后抵达厦门港,随后货物装船发往东南亚

长期以来“不沿边、不靠海”的地理位置,如同无形的屏障,让襄阳等内陆城市在全球化浪潮中面临“出海”难题。此次“襄阳—厦门港—东南亚”新通道的开辟,以“铁路+海运”无缝衔接打破了这一困局,运输时间从6天压缩至2天,效率提升三分之二。据介绍,今年上半年,襄阳铁海联运发运量达2164标箱,同比增长143%

▲玉湖冷链襄阳园区航拍图

一批综合运输枢纽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呼南高铁宜城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项目(宜城公铁换乘中心)主体工程已完成;襄阳高新区冷链产业集成中心、玉湖冷链(襄阳)交易中心项目主体建设已完工;传化公路港二期正在开展土地平整工作;小河港多式联运物流园已开工建设;中国邮政襄阳邮件处理中心已完成招标,即将开工建设。

目前,襄阳正深入开展物流枢纽提能行动,着力打造枢纽经济区,实施陆港枢纽升级改造,优化物流设施功能布局,加快谋划推进襄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阡陌纵横,大道如虹。今日之襄阳,正以路为笔、以桥为墨、以轨为弦,在汉水之滨挥毫泼墨、奏响强音。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中国长安网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