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下一个五年,机遇在湖北丨三重格局下的中国答案
来源:长江云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27    【字体: 】      0

深观支点大局,纵论中部崛起,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支点周刊》,我是华正。本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下一个五年,湖北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我们每个人又将如何把握机遇、创造更好的未来?

本期支点周刊我们一起来追问答案!为了更好地剖析这个话题,今天我邀请到了一位嘉宾,和我一起展开讨论。

主持人 华正:当下,我们常听到一个词——“寻找确定性”。中国的五年规划堪称长期战略规划的典范,这种“长期主义”对全球发展理论具有创新性贡献。对时间和全局的规划,本质就是一种确定性。

嘉宾 耿爽:没错!预见未来,需要一张正确的蓝图。我想“十五五”规划,就是这张蓝图!它是我们解读发展、预见未来的战略读本。从“一五”到“十四五”,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奇迹,这背后,“全国一盘棋”的系统谋划是关键。

主持人 华正下一个五年的“确定性”究竟在哪里?湖北如何把握这份“确定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湖北,去探究未来五年,战略如何落地为机遇,蓝图如何转变为现实。

进击的“新沿海”

朋友,如果你认为,未来五年财富和机会仍然只属于沿海省份,那么,我想请你更新一下你的认知地图。

这里是湖北!这里正在重新定义“沿海”的内涵。

这里,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领跑主要经济大省,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

这里,“中国芯”在此强健起搏、“北斗+”从此奔向市场;更有“独树一帜的光”照耀全球!

这里,每年超过30万大学毕业生用脚投票,让武汉连续多年成为人才净流入城市,上榜“中国人才吸引力十强城市”……

这些信号,都在指向一个事实——当沿海在存量中博弈,内陆正在增量中静默革命。

而湖北,正是这场革命最前沿的“样板间”!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薇:未来的对外开放,已经不是以沿海地区为主的单纯的向海开放,而是沿海、沿边、内陆整体发力。今年前三季湖北进出口的增长速度高达25.3%,所以我们实际上是远超全国的进出口的增速。正在迎来它加入全球循环的一个大好的时机,也将成为新一轮的新发展格局中对外开放的“新沿海”。

发力的“金三角”

这是“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这个月在湖北大地上奔跑的雄姿。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最新纪录,让“中国速度”变得越发具象。

就在今年,汉襄宜“金三角”高铁大环线将正式画圆。武汉、宜昌、襄阳,1小时通勤。

这是湖北发展的一盘大棋,武汉不再“一家独大”。它是统御全局的创新大脑和中枢神经,襄阳是顶天立地的工业躯干与钢铁臂膀,宜昌是澎湃有力的绿色心脏与动力之源。

“金三角”不再是各自精彩的“独子”,而成了相互呼应的“活棋”。以点带面,湖北17市州满盘皆活。

“强省会”引领下的“金三角”妙棋,必将为中国区域协同、内陆崛起提供一种“湖北范式”。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薇:湖北省目前这三个城市的GDP的规模,在全省GDP的占比大约是55%。这是非常高的一个占比,跟浙江是类似的,超过江苏、山东、广东的前三位城市的集中度。我想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在“十五五”期间迅速地释放出来。

抱团的“中三角”

湖北的雄心不止于此!

它的使命,是带动中部“破圈”崛起。北有京津冀、南有粤港澳、东有长三角,西有成渝。未来五年,散装的中部将不再散装。

今年8月,国家最新规划明确,长江中游城市群为全国五大城市群之一,定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唯有抱团才能破局,可以预见,坐拥中国之心、家底雄厚的鄂湘赣三兄弟,真正协调起步,释放的能量,必将超乎想象。

从长江走向世界的这个“群”,一定不再位居“中游”,而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巨轮高速向前的核心引擎。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3座城市中,排名前五位的是谁呢?就是武汉、长沙、南昌、宜昌和襄阳,所以这是一个极好的契机。

从省内协同的“金三角”,到区域联动的“中三角”,再到国家格局中的“新沿海”。三重格局下的湖北,正在为所有追寻梦想的人提供一个清晰而坚定的“中国答案”。

下一个五年,机遇在此汇聚,未来于此成就。

(长江云新闻记者 洪亚飞 林中杰 云梦台 李铮)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中国长安网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