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奋斗的你】“中心卫生院一定要衷心为民”
时间:2022-07-27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专访罗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李全刚 “今天感觉怎么样?好点了没有?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6月8日,在罗店镇中心卫生院住院部,院长李全刚正带领一群年轻的住院医生在病房内查房。 作为一名资深的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全刚每天利用查房的契机,进一步了解患者需求,同时“言传身教”,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 由于附近的村民不少是上午7点到8点之间过来看病,为了满足村民的就医需求,李全刚特地将上班时间从8点提前至7点半。查房结束后,他还要马不停蹄地开始医院预检分诊、核酸检测点、发热门诊等点位的巡查工作。 “我们是中心卫生院,要解决看病难,硬件设施必须达标!” 现在的罗店镇中心卫生院高标准建成发热门诊,分为“三区两通道”,即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以及患者通道和医护人员通道,设有留观室、诊断室、拍片室等,每个房间还配备有空气消毒机。这样的改变,与李全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刚来的时候,环境很差,医疗设备陈旧老化,群众来一看,转头不是到县城,就是去武汉了。” 刚到罗店镇中心卫生院时,李全刚梳理了一遍医院目前的情况:硬件设施有待改善,服务流程有待规范。上任伊始,他暗下决心要让卫生院重新焕发生机。 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李全刚制定了卫生院五年发展规划,三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规划医疗业务五年翻二番,力争进入荆门市十强卫生院行列。2015年罗店镇中心卫生院顺利通过了湖北省“四化”乡镇卫生院的评审验收,2017年外科创建湖北省乡镇卫生院重点专科,各项医疗业务指标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提前完成了卫生院五年发展规划,成为乡镇卫生院的排头兵。 罗店镇中心卫生院住院部内科医生陈建告诉记者:“在李院长的带领下,我们卫生院院添置了DR机、彩超机器、生化仪等设备,还定期开展党建活动,职工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医院管理也不断规范,门诊量提高至年6万余人次。” “现在,医院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院部重新翻新了,既整洁又规范。”采访中,记者跟住院病友陈国新交流,他对医院发生的变化不吝溢美之词。 基层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作为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和人大代表,面对全镇村卫生室设施设备简陋、群众看病难等问题,李全刚深入实际 积极调研,在京山县十七届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县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建议》等五条建议被列为2015年县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2017年年底全县村卫室的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我们的目的是让患者少跑路,不花冤枉钱,时刻想着群众!” 罗店镇中心卫生院承担着罗店镇辖区8.5万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如何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李全刚深知,光有硬件还不够,让患者少跑路才是关键。 京山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就是机会,2018年,罗店镇中心卫生院挂牌为协和京山医院罗店分院。李全刚积极探索医疗体制改革新模式,先行先试,成立了远程会诊、心电、检验、病理、放射、超声六大诊断中心,建立了HIS、LIS、PACS系统,实现全市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的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医疗文书等互联互通,实行就诊一卡通,方便群众就医。 罗店镇一位近70岁的患者黄必元患有心脏病,一直存在“心律不齐”,之前因为罗店镇卫生院技术力量有限,无法做24小时“长程心电图”。实施医疗共同体后,镇卫生院通过医共体的远程心电中心,在卫生院做“长程心电图”,经市级医院会诊后由龙头医院出具诊断报告,确诊为“病窦综合症”,这种病最大的风险就是可发生猝死。由于这种病需要到上级医院安装“双腔心脏起搏器”,镇、市两级医院直接通过转诊信息协作平台转到武汉协和医院。协和医院认可医共体远程心电中心的检查报告,避免了重复检查,减轻了黄必元的经济负担,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有前期的经验和成绩,2021年4月协和京山医院以全托管的方式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建立一院二区工作机制,实行业务同质化管理,人员双向流动,多学科专家主任在罗店院区坐诊、查房、教学、手术,移动车载CT定期下乡,二个院区之间开通每日通勤班车。 今天,罗店镇的人民群众就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协和京山医院的医疗服务。罗店镇中心卫生院推动分级诊疗,落实首诊在基层,成为全国医共体建设试点的一个创新举措。 “以前怀第一胎的时候,经常要坐车去京山去做产检,很不方便。” 罗店镇袁河新农村的孕妇欧梦群告诉记者,现在每周二都有协和京山医院的产科专家过来给孕妇做产检,从家里走过来只要20分钟左右,不怕出什么意外,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随时电话或微信联系专家。 十年里,李全刚用行动践行了最初的承诺。“接下来,我们还要不断加强内科、外科两个重点专科建设,建设好胸痛单元、卒中防治站、120急救站,打造农村30分钟医疗急救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李全刚信心满满。 “我们再苦再累都要顶住,医生是主心骨,安心唯有安全!” 小城镇上的时光很慢,大多时候是风平浪静,但也有惊心动魄的时候。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 罗店镇位于荆门市与孝感市交汇处,距武汉90公里,辖区内在武汉做生意、务工人员较多,春节集中返乡人员庞杂。“当时从武汉回来了接近2万人,疫情刚开始时,每天要接诊300多人,中间有很多发热病人。”李全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0万人口大镇,将近有一半的人在外务工和流动。疫情发生后,压力陡增。作为罗店镇中心卫生院抗击疫情战区的“主心骨”和“领头羊”,李全刚把“卧室”搬到了办公室,夜以继日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 细化防控工作方案,统筹做好流调排查、医疗救治、院感防控、消毒消杀、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了罗店镇发热患者零误诊,医务人员零感染,确诊病人零死亡,真正做到把救治关口前移。李全刚2020年10月被授予“荆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从腊月二十六开始,李院长就没有回过家,从发热病人的病例讨论到治疗方案的制定,从应急物资的筹措到人员的调度,从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到返临人员异常情况的处理,医院里处处可见他的‘督战’身影。”办公室主任贾艳梅说。 “这场‘战役’打下来确实不容易。”李全刚回忆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因为基层条件差,防控物资匮乏,李全刚特别注重各项流程和个人防护方面的培训,从预检分诊流程、隔离衣的穿脱、口罩、面罩、护目镜的正确使用,体温枪的标准使用方法,环境的消毒方法以及一级、二级防护措施等进行了严格培训。“我们的一个疏忽,就会造成整个院区的交叉感染,容不得半点马虎!”防疫期间,全院职工严格规范操作。 “铁打的李院长。”同事们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都劝他注意休息。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李全刚时刻关注疫情动态,积极支持配合镇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做好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疑似患者、转运患者四个管理工作。罗店镇党委副书记周冉说:“李院长带领卫生院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充分发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哨点’作用。”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李全刚先后任职于宋河镇、钱场镇、罗店镇三个乡镇卫生院,其中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17年,光荣的被授予“湖北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称号。 风风雨雨三十年,兢兢业业如一日。辛苦也好,委屈也罢,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作为一名医者,医生的责任与担当我责无旁贷。”李全刚坚定地说。(全媒体记者 魏梦婷 通讯员 贾艳梅) (责任编辑:王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