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头条京山 >

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 | 亮眼答卷,来自城市“新窗口”——荆门高铁新城管理服务中心淬炼干部作风、提升服务质效纪实

高铁荆门西站从规划到投入运行,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作为对外开放、展示“厚道荆门”城市人文精神的城市“新窗口”,这里也成了淬炼荆门干部作风和素质的“考场”。在这里,荆门高铁新城管理服务中心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干部成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亮眼答卷。


五月,万物生机勃勃。


晚霞下的高铁荆门西站,站房玻璃将霞光折射成道道流光,列车如银箭般划破天际,在暮霭中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轨迹。


“我们的城市一直在奔跑!”进出高铁荆门西站时,每一位熟悉荆门的人,会从心底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图片


高铁荆门西站从规划到投入运行,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随着客来客往,这里成了荆门对外开放、展示“厚道荆门”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窗口,也成了淬炼荆门干部作风和素质的重要“考场”。


站内日常如何运行管理?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社会车辆进站载客如何调度?志愿服务如何开展……以行动破题、用服务作答,刚成立不到一年的荆门高铁新城管理服务中心干部职工,交出了一份“干部成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亮眼答卷。


对标一流,立起“荆门标准”


荆荆高铁开通前夕,荆门高铁新城管理服务中心成立。


刘洪海作为首任中心主任,首先要解决“无章可循,无制可依”的难题。


图片
刘洪海与同事们讨论运营管理规范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建立高效的高铁服务体系,刘洪海带队开启“取经之旅”。在武汉站,他们学到了应急预案制订执行、客流高峰疏导及多部门协同机制;在襄阳东站,记录下15种突发状况处置流程;在上饶站,与志愿者同岗同勤两天一夜。3000公里的奔波、200多页的笔记,最终凝结成独具特色的《高铁站日常运行管理规范》。其中,“医疗保障双盲演练”制度最具代表性:联合医院随机模拟旅客心脏骤停场景,5分钟内完成心肺复苏并转运至救护车上。


以“归零心态”对标先进,中心用“绣花功夫”完善了涵盖旅客服务、秩序维护等19项内容的具体方案,并运用在实际运行管理中,为高铁服务立起“荆门标准”。


以心交心,赢在细微之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一天深夜,荆门高铁新城管理服务中心值班人员在巡查时发现几名农民工在公共卫生间休息。询问得知,对方为省住宿费,打算在车站熬到天亮。


中心当即启动应急机制,将值班室腾出供几位农民工休息,并将情况上报给中心党组。一周后,配备折叠床、应急药箱和免费热水的24小时旅客休息室正式投用。一位滞留旅客在留言簿上写道:“这里的人很好,这里很温暖。”


图片
值班室里的应急药箱及留言表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五一”小长假,中心值班人员发现一名精神异常旅客与家属发生冲突时,立即联动物业、公安、医疗三方,历时两小时耐心疏导,最终助旅客一行平安返家。


中心工作人员杨静作为西站客运组织员,每天穿梭在旅客中,高铁通车以来,她共帮旅客解决各类问题50余项。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被解决后,中心先后收获15封感谢信。中心干部职工用“马上办”的行动力证明:素质提升的终极目标,是将“民有所呼”转化为“我有所为”,让每位旅客在细微处感受城市温度。


协同联动,凝聚共治合力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面对单日1.4万客流的压力,荆门高铁新城管理服务中心创新构建“1+12+N”联席机制,与12家荆门市、区驻站单位日通报、周碰头,并肩作战、合力攻坚。


今年5月4日,一次极端天气验证了这套机制的价值:4日23点05分,G530次列车因暴雨晚点抵达,200余名旅客滞留。中心值班副主任徐雯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联动公交集团延迟夜班巴士收班、协调网约车平台增派车辆、通知餐饮店延长营业时间,所有旅客均被妥善安置。


荆门高铁新城管理服务中心建立了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确保问题随时发现、随时解决。中心联合市公交集团、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和网约车公司实时调度公共车辆,实现列车到站与公交发车“秒级衔接”,出租车和网约车实现“到站即走”。建立“旅客出行数据共享网”,通过数据预判、提前调度、专门保障等方式,开通夜间公共巴士,确保最后一班旅客有车回。


图片


这种“政企共治、多方联动”的模式,不仅化解了“九龙治水”的困局,也让干部职工在协同作战中淬炼出全局视野与统筹能力。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中心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干部素质提升”的深层逻辑——它不在文件柜里,而在征迁现场的泥泞脚印中;不在声声口号里,而在24小时旅客休息室的温暖灯光下;更不在孤军奋战的封闭体系里,而在多方联动的共治网络中。


随着呼南高铁襄荆段、沿江高铁武荆宜段开通在即,中心将持续升级服务。把志愿者服务前移至出站口,实现“零距离”服务;在24小时旅客休息室增设“读书角”,为旅客带来精神慰藉;优化公共车辆调度,在极端天气、列车晚点时,确保公交兜底保障;在节假日高峰期,组建应急车队,让旅客出行无忧。

(责任编辑:陈诗雨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