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所我的家:奉献青春韶华 讲好财政故事
时间:2023-12-12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石学东,来自山东济南,2022年入职京山财政局钱场财政分局工作。喜爱书法。一路学习,一路成长,感觉自己经历了“三重境界”。 身到财政,逐渐适应环境 第一次踏上乡镇乡村,刚开始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与好奇。但精彩的故事注定充满跌宕起伏的情节,从孔孟文化到荆楚民俗,从繁华省会到清冷乡村,从熟悉的城市管理工作转移到专业性操作性更为复杂的会计岗位。转瞬之间,晦涩难懂的方言土语、多如牛毛的注意事项、环环相扣的平台操作……这个完全陌生的新世界让我内心第一次产生了迷茫与惆怅。好在身边同事总给我鼓劲加油:“每一个财政新人都有逐渐适应的过程,工作不要有太大压力,你要有长远的打算和坚持。”面对新环境、新岗位,钱场财政分局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开始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节奏,为我的学习与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在财政,努力提升本领 从一名城管队员到财政资金会计。巨大的岗位角色转变让我再一次产生了迷茫与不适。单位卿局长一眼看出了我的苦闷,那段时间他总是一有空就找我谈心,缓解我的思想包袱。 我一直记得他说;“会计这个活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困难,你甚至可以把他理解为机械的,是重复性的工作,前期要认真做好笔记,慢慢你就熟悉和掌握了。我的女儿还不是像你一样,刚来工作的时候,一口气写满了7-8个笔记本,现在都变成“老师傅”了。” 从那时起,我不会因为自学会计知识而感到枯燥无味;从“打印第一张支付凭证到发放第一笔惠农补贴”,从“工程项目招投标降点”到“土地经营权流转注意事项”,从“国有资产月报年报管理”到“政府采购平台备案”,我的笔记本写了一本又一本,周六周日,我也会主动到办公室复盘各项工作。 卿局长还鼓励我通过写新闻报道的方式熟悉乡镇和财政业务。通过不断地学习我逐渐了解了乡镇乡村风土人情,逐渐熟悉了各项惠农惠民政策,慢慢掌握了各类业务流程,更通过新闻报道让我接触到更多新朋友。让我对新京山,对财政工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记录乡镇财政日常,讲述财政故事,更增强了自己财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心入财政,厚植人民情怀 在工作中,我常会遇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来到财政分局咨询各种政策和补贴,他们那佝偻的背影、那无助的眼神,深深触动着我。也让我意识到乡镇财政工作不仅仅是冰冷数字与资金项目的处理,更是承载着百姓温暖和关怀的使命。这样的亲身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乡镇财政人每一份努力都能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产生积极的影响。 今年十一,正值中秋国庆双节的重要节点,钱场镇紧靠京山南高速口,人多车多环境复杂,财政分局更需要有人站出来坚守岗位,没有一丝犹豫,我毅然选择了“以所为家”,主动要求来到办公室和同事们一起轮流值班。没有回家陪伴父母,我的内心感到十分愧疚,只能与他们打几个视频电话聊聊家常,但我会将这份愧疚化作财政工作的动力,在财政事业上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寒冬将至,但好故事还在继续。无论你来自哪里,因何而来,既然选择了财政工作这份事业,就要珍惜她,热爱她。展望未来,在市局各位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和钱场财政分局的同事们将砥砺奋进、携手向前。也许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我们的人生不能平庸。 雄心壮四海,万里望风尘。这就是我,一个平凡的财政人。这也不仅仅是我,是钱场财政分局,更是整个京山财政的缩影,今天站在这里,我想代表青年财干发声,奉献青春韶华,讲好财政故事,让我们再出发,迈向新征程! (责任编辑:杨清辰 ) |
|||
|
- 上一篇:我的所我的家:初识坪坝
- 下一篇:我的所我的家: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