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部门动态 > 市财政局 >

我的所我的家:初心不改 方得始终

已是财政五旬人,依然策马啸长风。

待我完结肩上任, 自下南河做渔翁。

                         ——题记

杨利兵

职业之始,牛犊初生不怕虎

1993年10月,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永兴财政所工作,正如我们今年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同事。

当年工作条件不好,下乡交通工具是一辆旧自行车,住的是一间20平方米的楼道单间,烧水要靠“热得快”。老所长像家长一样关心着每一位同事,细微无比。饭后茶余,习惯将一群年轻人邀到一起,讲述自己背一袋干粮下乡收税的故事给我们听,以此激励大家。

每当月度任务调度会,老所长常常勉励我们:永兴财政所的年轻人,个个都了不起,招之能来,来则必胜。正是老领导这种不怕苦累的敬业精神温暖和滋养了我,直到今天,受益匪浅。

记得有一次在杨河村征收特产税,多次催收无果,准备强制执行时,纳税人激动的从家里拿出一把土铳,冲到场子里,直接顶在我们农税干部的脑门上。

面对凶险,当时的我们依然无惧无畏,冷静处置,成功化解了矛盾。这件事,在座的永兴同事都应该记忆犹新。只要工作需要,大家从无怨言,这就是基层财政人最纯粹的无惧艰难、担当作为的责任之心。

十年会计,身兼多职苦练内功

2004年,改革后经管和财政合并,初任农经会计的我,面对陌生的业务和海量的工作任务,只能够一边学,一边干,心里只是想,事情做一件,总是少一件,以做减法和不让人瞧不起的心态直面压力和工作。

经历几年的磨练,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这期间,我还兼任了政府十多个各办公室报账员工作。为了兼顾两边工作,在财政所和政府只有不足300米的距离,我总是小跑穿越,力求高效,因为心里始终想着,自己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多的是基层财政人的职业素养。

2009年,永兴园区一名村会计报账,当时征地动迁并未进行资金直达,采取的是领取备用金销号模式。村会计误把自己的备用金领条夹在一把农户征地补偿中,在自己细心核对后,果断将该领款作为“应收账款”入账处理。非常庆幸,正是因这一情况的悉心发现和正确处理,保护了单位和自己免于被问责。

做好会计,要的不仅仅是吃苦精神,还需要一定的业务知识积累。也正是这段特殊经历,教会我如何面对复杂的环境,更重新定义和拓展了“辛苦”二字的含义。

做负责人九年 服务中心显担当

2014年秋天,承蒙组织信任,我有幸从永兴所调到永隆所担任所长。

当时,适逢精准扶贫战略攻坚期,永隆镇是全县扶贫攻坚主战场,财政资金监管压力大,为迎接国家考核验收,连续一个多月加班后,突然回家,一向非常亲热自己的双胎儿子,好像不太认识自己一般,这次不但不喊人,反而躲着自己,往奶奶和妈妈身边跑,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当时泪水就溢红了双眼。自古忠孝难两全,这不正是基层财政职业坚守所要承受的吗?

2020年元月,组织调我到温泉新区财政分局工作担任局长。不久,一场疫情悄然而至,我被安排在街道疫情防控组,负责确诊及疑似病例隔离转运工作。

缺少防护措施,随时可能被感染,当时心里也有不安,但责任在肩,不容推卸。

2月初,温泉新区文峰村5组一例武汉返乡发热病人,由我开车护送到玉丰酒店隔离点,并按照要求与医务人员无缝对接处置。第二天,街道疫情防控会议中,发热病人确诊的消息传来,当时自已蒙了,同志们目光同时转向我……

为尽快适应新区财政分局工作,自己一边了解单位财务情况,做好日常财政工作,一边学习招商引资和征地拆迁政策,服务新区中心工作。在汉口学院,市委党校拆迁攻坚战中,自己带领专班率先签下三户协议。

为服务招商项目,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当客商当驾驶员、赛事中心解说员、项目用地踏勘领路员。在分局班子和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财政分局各项工作得到新区党委的高度认可,连续3年荣获“服务地方经济先进集体”。自己也有幸参与党委分工,协管招商和项目建设工作。

一路走过,一路学习;一路感悟,一路成长。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以上自诩很多,自知工作表现平平,还有愧于领导和同事们一双双期待的眼神,百感交集。

在此,想用自己改编的一首不太应景的诗,来表达此时的心情,送给霜染两鬓,依然坚守一线的老一辈财政人,也送给自己和我们的财政新兵,以此共勉:

已是财政五旬人,依然策马啸长风。

待我完结肩上任,自下南河做渔翁。

   (作者:杨利兵 京山市财政局温泉新区分局局长 )

(责任编辑:杨清辰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