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小学教联体:信息化技术助推教联体工作扩面提质
时间:2023-03-15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3月13日,在京山小学多功能厅,省普通话测试员、省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李艳,正认真的对教师进行普通话发音训练。 大屏幕上,教联体成员学校京山小学、永隆镇小学、石龙镇小学、永兴镇小学,共300多名教师时而认真聆听,时而集体发音,时而认真做笔记。这是京山小学教联体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校本培训,推动教联体工作的一项举措。 信息化助推师资共建。强校先强师,京山小学教联体,高度重视教师基本功培训,将教联体校本培训列入到教联体工作的重点。2023年,京山小学教联体启动了业务能力提升“五个一”暨教师校本培训,由中心校京山小学负责,开设校长讲堂,遴选出书法、美术、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及各学科优秀教师为指导教师,培训讲稿经过成员校校长集体审核,采取腾讯会议的方式,对四所学校教师常态化同步开展校本培训。永兴镇小教师何丽霞学习后感概说:“我不是师范类专业教师,特别渴望得到专业的培训,通过教联体线上培训,提升了我对教育的认知,发现了我的不足,更是明白了教师的含义。”持续的校本培训,成员校师资提升成效初显,校本培训实现教联体成员校师资共成长目标。 信息化助推优课共享。通过教联体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共同研讨,每位教师提交优质教案,遴选出优秀教案进行打磨。2023年春季,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每个学科打磨了5节优质课,由京山小学在各学科选拔名优教师,在学校多功能厅展示优质课,课程全程通过信息化手段,课程同步直播到三所成员学校班级。成员校永隆镇镇小校长唐驰说:“优课直播,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对解决乡村学校教师阶段性缺编有很好的作用,是提升了乡村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联体所有班级体验了乡村学校“双师型”教学和优质资源共享,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优质网络课堂”常态化开展,惠及5000多名学生。 信息化助推德育共融。运用信息化技术,启动了“京山小学教联体首届文化节”,文化节历时两个月,设置了体育、艺术、书法绘画、手抄报、劳动共16个项目,部分项目采取中心校实地活动,部分项目采取直播、视频推送、图片线上完成。依托“星星之火名师工作室”,线上同步开展“我们的节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等少先队活动。统一开展德育活动、德育微课推送、心理健康教育专场讲座,推进教联体成员校德育工作建设。开展了和美农场、走廊菜吧交流活动,推动劳动教育落实落地。开展戏曲进校园、我为学校题校名、大课间展示活动,推动校园活动形成特色。聘请市公安局、市检察院法制副校长,线上直播为教联体学校师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防诈骗教育,未保教育,为教联体学校保驾护航。通过系列德育活动的推送和开展,实现德育工作的共建共享共融,发挥了中心校德育优势资源,促进了成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了教联体成员校办学品味,带动成员校共同发展。 2021年,在市教育局主导下,成立了京山小学发展共同体,2022年4月,正式更名为京山小学教联体,教联体以京山小学为中心校,三个镇小学为成员校,2023年,京山小学教联体列为省级教联体试点校。自2021年成立以来,教联体持续开展校本培训、“黄伦梅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名优教师智汇基层“五进五送”、教师交流、优课直播、“青蓝结对”工作,不断运用信息化技术助推教联体工作,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程振平 陈明洁) (责任编辑:王静 ) |
|||
|
- 上一篇:绀弩小学教联体部署智慧平台推广应用工作
- 下一篇:关爱女童 守护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