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歌声声颂党恩
时间:2023-02-21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左珊
当冬日暖阳慷慨地温暖着宋河镇,当富水河清澈的流水缓缓奔向远方,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早就听老同学讲,四股泉村正在如火如荼地在搞美丽乡村的建设,还在不久前市里人居环境拉练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个消息对于我这样一个多年在外的游子来说,格外振奋。于是趁着春节前回家探亲的空闲,迫不及待地想要回老家四股泉看看。虽然老家离集镇还有十多公里路程,但我还是放弃了便利的交通工具,决定步行回去。其实,我更想用自己的脚步再来丈量一次与家乡的距离。 一路上都在幻想着家乡的变化,那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呢?离开繁华的千年古镇,步入乡间阡陌小路,展现在眼前的,依然还是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回想当年上学时,泥泞小道陷双足,小小少年常嗟叹。良好的路况让我的徒步心情大好,脚步也变得更加轻快起来。 爬上又长又陡的“留恋坡”,就算到了四股泉境内。虽然已全身冒汗,却满心“归去来兮,地覆天翻”的期待。站在山巅,遥望山村,一面由灰砖砌筑、红砖镶边的文化墙,瞬间让人眼前一亮。“四股泉村 红色革命老区”几个遒劲有力的金色大字。告诉我历史的厚重。放眼远眺,随时值冬日,山上少了些许夏日里的绿色生机和秋日里的层林尽染。但山间那些依然苍翠的松柏,以及或红或黄的旧叶,似乎诉说着曾经的追求。连绵起伏的群峰呈现一片雾蒙蒙的意境,脚边泉流在轻描淡写间,初现“京山七十二大名泉之首”的风采;沟河里缓缓流动的泉水如一条蠕动的银色丝带,弯弯曲曲环绕在山间田野; 一缕缕炊烟在山间袅袅升腾,生活的气息在乡村弥漫,空气里隐约还漂荡一丝冬日里特有的腊肉和米饭的香气……啊,熟悉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我不由得加快脚步,心里呼喊着"四股泉,我回来啦!” 走进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村子,疑是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儿时那四面漏风土坯房不见了,白墙红屋顶的砖房错落有致;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户户的大门口,农家小菜园里绿意昂然,一片生机;健身器材品种齐全,老人和孩子自得其乐。从村头到村尾,灰砖堆砌的护墙无限延伸,造型丰富的镂空设计尽显乡村古朴风韵;拱型的"思源桥"穿湖而过,清澈的泉水静谧而安详,映衬着湖边油油的绿植,水底细长水草轻轻摇曳着她柔软的身肢,在清清的水中尽情地舞蹈;绿化带上小草萋萋,流水造型贯穿其中;形状各异假山石满身长满窟窿眼,好像有说不完故事要向你倾述。在文化墙前看一看四股泉动人的传说,感悟善良中的大爱;读一读革命前辈在四股泉留下的红色印记,在革命烈士的名字面前,再一次肃立默哀,深情缅怀,在思考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同时,让心灵接受一次高贵的洗礼,让人格再一次升华。 走累了,来到古香古色的“初心亭”坐下来,小憩一会,慢慢品味“四股甘露滋富水、百里人家绽光华”的意境;或面对眼前巍巍大山,放下一切世俗的杂念,与大山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我沉浸在这满园春色中,感觉迷失了方向。这还是我曾经生活过的村子吗?在一棵熟悉老桑树前,终于辨出了方向。慢慢将眼前的景物与印象里的家乡对号入座。小时候,我爷爷奶奶就告诉我,这是一棵有着一百五十岁高龄的老桑树。解放后,曾担任京山首任县长的彭友德,1946年9月,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四股泉一带开展展开武装斗争。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四股泉老百姓慷慨相助,最终才得以化险为夷。由于彭友德在新四军四股泉野战军医院疗伤期间,经常在这棵树下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传播红色火种,鼓舞斗志,所以这棵树后来被群众亲切称为“光明树”。如今,这棵桑得以完好的保留,不仅是红色历史的传承,一个时代的印记,更是游子记忆深处的乡愁。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村头老远认出了儿时的邻居大哥,激动得连忙上前打招呼,尴尬的是,他好久也没能把我认出。无奈,只好自报家门,方才恍然大悟,又连连唏嘘不已。在亲热的寒暄中,得知他们家日子已是今非昔比了。早在十多年前,邻居大哥家就开始经营了泉水米加工。在泉水中长大成熟的稻谷,加工出来的大米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粒粒分明,而且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邻居大哥一家靠经营泉水米彻底翻了身。“还是党的政策好,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啊!”大哥的脸上久久地挂着幸福的笑容。 “泉水甜、青山秀、乡村兴”是四股泉人如今幸福生活的写照。作为京山市名泉之首的四股泉村,积极响应上级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让每一滴泉水都发挥最大的价值,让每一滴泉水都造福于百姓。四股泉优质的泉水不仅供应全镇三万多百姓的饮用,灌溉着方圆五千多亩农田和大风凹水电站常年的发电用水,还在2022年引进了珍贵的观赏鱼养殖,通过带动村民散养的方式,达到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目的;于2020年落户于四股泉村的京山禾润,其鳗鱼养殖产业吸纳了本村及邻村多名村民的长期务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为了巩固脱贫的成果,同时美化环境,在村领导的引领下,重新平整了十多亩闲置多年的荒地,栽种既能观赏、又能食用黄花菜,并交由村里贫困户经营管理,持续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也增加他们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把歌扬,把歌扬,四股泉紧跟共产党,穿好衣,吃饱饭,住新房,将来的日子赛蜜糖”——这首流传于四股泉村的大富水扬歌调,曾是老百姓梦寐以求的生活。几十年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和艰苦的奋斗中,最终把歌中的梦想,都变成了美丽的现实。四股泉人对党的感恩之情,如同四股泉汩汩喷涌的泉水,连绵不绝;欢快地奔跑在山间田野,合唱成一首气势磅礴的赞歌。 少年不识天地厚,于是,我斗胆再续“扬歌调”,抒发四股泉年轻一代心声:“把歌扬,把歌扬,四股泉感恩共产党。环境美,乡风淳,产业旺,现在日子赛蜜糖。” 泉歌声声颂党恩。 (责任编辑: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 |
|||
|
- 上一篇:泥土秦关
- 下一篇:新市镇革命老区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