溾水短评:党建“红纽带”聚合乡村振兴驱动力
时间:2022-10-28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何谓纽带?字典释义起联系作用的事物。 何需纽带?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聚。 如此,当纽带舞动在村间地头,织就一张密的网,把人与人、物与物、力与力,连接在希望的田野上。 乡村振兴正当其时,“红纽带”工程全力实施。京山最大程度推进组织融合、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挖潜振兴驱动力。 让纽带系在组织网上,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百村百态,千人千面。如何让“各有所需”凝聚成团,基层党组织至关重要。 新市街道鄢河片区推广的组织联建、矛盾联调、治理联动、发展联合、文明联创“五联”治理经验,便是具有可行性的典范。 党建“红纽带”的凝聚效应得以充分放大,打破基层党组织力量分散瓶颈,在京山乡村构建起大片区组织网。 架构“片区大党总支—村党支部—村湾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以片区大党总支为主轴,整合辖区各方资源,共画发展蓝图。
让党员聚在组织网上,锤炼乡村振兴“生力军”。 “敢吃螃蟹”的村支书带领白谷洞村变了样。“经济能人”当支书,张家岭村上演劳有所获欢喜剧。 “头雁领航、群雁奋飞、雏雁丰翼”的雁阵效应,为京山乡村振兴激活春水,一支有干劲、能干事的村干部队伍正茁壮长成。 “雁阵”是怎样练就的?建强“红纽带”牵系人队伍,正是瞄准这一难题。 1000名党组织负责人、100名党建指导员、100名“红色CEO”、2000名党员中心户,各显其能。深化实施的“双培双带”工程,为“头雁”起飞插上翅膀。 让产业链在组织网上,提升乡村振兴“硬实力”。 时值深秋,石板河村的阳光玫瑰踏上前往北京的旅程。错峰销售,鼓起农民荷包。 这即是党建“红纽带”为产业振兴赋能的发展样板。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深度合作,进一步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深度融入产业链。 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支持合作社理事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让党员担任生产骨干,把技术骨干发展成为党员,真正将产业连接起来、党员聚集起来,让群众富起来。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眼下,京山正系紧“红纽带”,以充分发挥共建力量为发力点,厚植乡村振兴“活力源”。(丁欣) (责任编辑:王静 ) |
|||
|
- 上一篇:溾水短评:从“共同缔造”开启诗意地栖居
- 下一篇:溾水短评:践行“四力”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