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溾水短评 > 溾水短评 >

溾水短评:把握“三农”工作着力点 谱写村美民富新篇章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京山市的广袤大地绽放着希望的花朵这片活力村庄讲述着发展的故事

抓好粮食生产的“发力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京山市始终坚持稳面积、提单产,突出科技赋能,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协同发力,建成京山桥米原种繁育基地60亩,良种繁育基7000亩,开展品种提纯复壮试验,培育星创天地、生猪洪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神地公司申报蛋制品精深加工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找准乡村全面振兴的“切入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京山市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积极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深入开展“清洁家园、保护环”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建设格局

聚焦农村改革创新的“突破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当前,京山市致力于构建1450城镇体系,遵循人口流动趋势,统筹县域、城镇和乡村布局,引导人口向县城、重点城镇和特色村流动,打造以县城为核心,宋河、钱场、雁门口、孙桥4个中心镇为支撑,50个特色村为基础的整体联动发展格局

深挖农民增收的“增长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京山市积极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682家(国家级9家),家庭农场1899家(省级27家),采取入股、托管、租赁等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探索创建乡村合作公司推进“政经分离”改革,强化公司管理,规范资产运营,完善监管体系。刘媛媛

(责任编辑:王静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