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绿色为基,方得发展长远
时间:2025-07-24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七月的京山,晨雾漫过翠绿山岗,京山河泛着粼粼波光。深呼吸时,草木与泥土的清润漫进肺腑——“中国天然氧吧”的清晨,连空气都舒展着,这正是京山生态治理晕染的底色。 “绿色”是京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京兰水泥用2300多万元改造费,达到年减排二氧化碳23万吨、氮氧化物近1000吨的效果,从“灰色水泥”蜕变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湖北艾克电缆靠环保升级拿下“湖北精品”,今年更跻身省级绿色工厂行列。 48套七参数微型站像分布重点区域的“空气哨兵”,让“净尘”行动有了精准坐标,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创下纪录;26个考核断面如同河流的“健康仪表盘”,配上测管联动的“诊疗方案”,让昔日被忽视的河畔变作市民散步的绿廊。从大气到水域,京山用科学治理织密了生态防护网。 170个和美乡村像珍珠散落在田野间,47.8%的覆盖率背后,是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带来的生活品质跃升。曾经堆满秸秆的晒谷场,如今成了村民跳舞的小广场——生态改善从来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看得见的烟火气。 京山用实践证明: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融入县域基因的必答题。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反思与改进,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深度融合,为打造“一城市三基地”、建设“两个先行区”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坚持以政策扶持引领企业发展。对主动绿色改造的企业,给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实际奖励,对迟迟不行动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要加强监管和处罚,以“奖优罚劣”倒逼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上,用大数据分析微型站点收集的数据,更精准预测污染趋势,提前做好应对。水环境治理方面,引进先进水质监测设备,实时、动态监测水质,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变化并处理。坚持以长效机制助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建立参与、管护、评估机制,解决“重建设、轻管护”问题;强化对管理者的考核,并与奖惩、晋升挂钩,增强其责任感。 当前,京山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步伐坚实、发展后劲更足。持续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美丽京山的画卷将更加绚丽多彩,高质量发展也将不断迈上新台阶。(郭树莉) (责任编辑:陈诗雨 ) |
|||
|
- 上一篇:溾水短评:数字赋能生态文旅 奏响融合发展“交响曲”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