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探索“代管”新模式 破解小型水库管护难题
时间:2022-01-24 来源:中国改革报
湖北省吴岭水库管理局开展“中库代管小库”管护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赵向军 徐嘉豪 水利工程,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湖北省号称“千湖之省”,小型水库星罗棋布,数量多、分布广、社会效益显著,由于多数水库一直以来无法得到正常的维修养护,导致重建轻管现象长期存在,水库安全隐患日益突出,部分小型水库慢慢转变成当地居民头顶上的“一盆水”,极大地威胁着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想管理好、维护好这些工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有需求,创新管理模式、把稳头顶这“一盆水”,确保小型水库安全已是势在必行。 强化顶层设计 改革探索一马当先 早在2016年,水利部就在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中,提出要结合推广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创新运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以大代小、小小联合”等管理模式,全面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主体、责任。 为积极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要求,助推京山市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小型水库日常管护,切实提高小型水库运行管理规范化水平,湖北省京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京山市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按照通知精神,湖北省吴岭水库管理局(以下简称“吴岭局”)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小型水库管理新路子,率先试行“中库代管小库”新模式,致力破解小型水库安全管理难题。 自2020年6月起,吴岭局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增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认领小库代管工作任务,按照“试点先行,整体推进”思路,对京山市境内的钱场镇19座、温泉街道办事处2座小型水库〔5座小(Ⅰ)型和16座小(Ⅱ)型〕探索实施“管养分离,专业养护”新思路,奋力开创京山市小型水库管护新局面。 高位推动部署 管护体系初步形成 高度重视,认真部署。为切实做好小型水库代管试点工作,吴岭局主要负责人主动和京山市人民政府、市水利和湖泊局等部门对接,多次召开会议对代管试点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和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利用吴岭水库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成立了由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库代管小库”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每年年初及时根据人事变动进行调整,为全面推进全局“中库代管小库”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细化责任,分级负责。精心制定吴岭局《“中库代管小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库代管小库”工作在局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实行“四级管理模式”,即一级,局党委负责统一领导和总体管理;二级,局党委各班子成员分片督导包片区内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工作;三级,设立防汛技术和巡查管护总责任人,分别承担防汛技术和巡查养护综合管理与督办工作;四级,明确落实小库巡查和管护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一是明确5名防汛技术责任人,负责水库防汛技术指导和服务,均具有助理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二是明确21名专业巡查责任人,以吴岭局工程科、大坝管理所和干渠管理所人员为主,同时聘请21名地方协查人员,共同承担工程巡查管理任务,建立双巡查工作机制;三是明确局属京山吴岭农业有限公司为工程养护实施单位,实行专业化养护,局机关其他各业务科室参与小库工程日常管理,在防大汛应急响应期间协助开展工程巡查和防洪工作。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吴岭局作为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护形式专业,专业技术水平过硬。在工程管理上始终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思想理念,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并结合吴岭水库管护经验建立了制度健全、管护规范的工程运行机制和稳定可靠、使用高效的工程管护保障体系。根据吴岭局《“中库代管小库”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细化各项工作要求,巡查管理、养护管理、启闭机操作规程和管护物资领用与管理等制度上墙,旨在让巡查管护人员对制度规范入脑入心,明确自身职责,坚持落地落实,不断提高规范化管护水平,坚持抓出成效、抓出亮点、抓出特色。 创新驱动落实 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明确主体,强化责任。自开展“中库代管小库”工作以来,吴岭局主动沟通,协调各方,积极与相关责任部门探讨管护合同签订有关细节,通过签订有效的管护合同,明确小型水库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范围以及管护经费来源,并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吴岭局下属京山农业有限公司承担代管的21座小型水库的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任务之后,根据小型水库管理规程及养护要求,保证每年每座小型水库养护次数不少于十次,并在每年年初开展水库养护人员岗前培训,以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做到小库养护次数统一,养护制度统一,养护标准统一,启闭设施养护统一的“物业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把“中库代管小库”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代管的21座小型水库分设的5名防汛技术责任人,负责水库防汛技术指导和服务,21名专业巡查责任人和聘请21名地方协查人员(水库周边村民),共同承担工程巡查管理任务,建立了专业巡查人员和聘请协助巡查人员相结合的双巡查工作机制,严格实行《省吴岭局代管小型水库巡查管理制度》中规定的巡查路线、巡查项目、巡查频次,规范巡查记录内容,确保巡查无盲点、排查无死角、工程无隐患。汛期,要求专业巡查人员每周至少巡查1次,协查人员每天至少巡查1次,当水库水位接近正常蓄水位或遭遇强降雨等特殊情况时加密巡查,每天至少巡查2次;非汛期,一般每月至少巡查3次。同时,各小库防汛技术责任人和局包片管理责任领导保证每月至少开展1次现场检查。 拓宽思路,多措并举。为加强小型水库管护和安全巡查,提升智慧化管护水平,吴岭局以信息化管理手段为突破口,利用微信群、QQ群等平台架起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养护责任人的沟通桥梁,发现工程险情、养护死角第一时间拍照上传,有力保障了小型水库的防洪保安能力;利用“腾讯文档”收集代管21座小库汛期每日水雨情信息及水库超汛限情况,使巡查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更加直观便捷地了解水库水文信息及水文数据共享;利用“水情及时报”APP掌握水库视频图像、水情、雨情、水位等情况,为水库安全度汛提供了准确、及时的现场信息,从而使可能受灾区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水平。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两年期间代管的21座小型水库由原来的粗犷式管理逐渐转变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库面貌焕然一新,水库安全能力稳步提升,裴冲、古城口和黄土坝样板水库打造圆满完成,成为改革探索的“领头羊”。 2021年12月,京山市顺利通过湖北省水利厅“深化小型水库体制改革省级样板县现场评估工作”考核,为后续工作开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下一步,吴岭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安全风险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中库代管小库”工作,扎实做好管护范围内小型水库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不断力提升管护标准,坚持打造样板工程,力争带动区域内其他小型水库管理模式向着多元化、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努力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