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23岁到33岁都在与毒品纠缠不休,后来他.......
时间:2022-08-01 来源:法治日报
无数次,吴业刚在脑海里重复过那个场景。 1994年,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夜晚,23岁的他和朋友们干着极其普通的事情:喝酒聊天。 有人略带“挑衅”口吻问他:“你不是什么都敢玩吗?敢尝尝这个东西吗?” “有什么不敢的!” 气盛的他吸了第一口海洛因,剧烈的恶心、呕吐让他当下以为只是醉酒的反应。 他想,别人会上瘾是因为他们自控力不够,自己自制力强,而且只吸一次,一定不会上瘾。他以为,自己会是特别的存在。但是,毒品怎么容许特别? 吴业刚一发不可收而成瘾,也成为湖北省京山市首批吸食海洛因的“瘾君子”。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他对于毒品的需求,他开始向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骗钱骗物.....从用工资买毒品到以骗养吸,从吸毒戒毒再到反复复吸,从23岁到33岁,他都在与毒品纠缠不休。 2003年7月,京山禁毒大队民警掌握了他吸毒成瘾的违法事实,将他送往湖北省荆门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半年戒毒期满,回到京山。但是生活这趟前行的列车早已驶出站台,让吴业刚只剩下茫然和痛苦。为了更好的戒毒不复吸,也为了逃离让他抬不起头的“注视”和议论,禁毒民警提出建议:“毛毛(吴业刚),你先离开京山吧,换一个全新的环境重新开始,真正戒断了心瘾,我们去接你回来!” 于是,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一个人,开启了重生之旅。他边走边骑,边骑边走,也会在一些城市短暂停留。当毒瘾来袭,他用绑带把自己绑在树上。他明白,只有真正回归正常的人生,有了来自亲情与社会的关爱扶持,自己才不会像个“孤魂野鬼”再次被毒品摄去心魄。 发传单,做洗车小工,在工地搬砖……虽然辛苦,收入又微薄,但通过工作吴业刚又重新找回了被社会接纳的感觉。骑行中,路上的人会为他竖起大拇指,会对着他大喊“加油”,孩子们会跟在他的车子后面,为他欢呼,这一切都让吴业刚找到了久违的快乐。最后他落脚在北京,寻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结交了一群兴趣相投的骑友,开始努力重新生活。 2011年,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他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京山。一到家,京山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就登门拜访,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毛毛,只要你愿意重新开始,有任何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 7年过去了,禁毒民警和吴业刚之间的联系从未间断。得知他回来想找条门路重新创业,民警们鼓励他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把运动爱好做成事业。 2021年6月18日,京山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民警看望吴业刚。在吴业刚眼里,民警都是他的亲人,民警的关爱让吴业刚内心感到无比温暖。 开一家自行车专卖店是吴业刚内心沉寂多年的夙愿,京山市禁毒委、公安局、三角洲社区都展开了帮扶行动,积极联系工商、税务等部门为其申请无息贷款。亲戚朋友看到他的转变后,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忙筹措资金、找门面。 2012年6月,吴业刚的自行车专卖店终于如期开业。2013年,禁毒大队民警了解到他的自行车店因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面临关门的窘境,多方申请到了3万元的帮扶资金让他渡过了难关。 2013年6月7日,吴业刚在母亲的坟前说:“我要好好生活!”母亲病逝后,他很自责,因为吸毒,没让母亲享福就离开人世,这件事成了他这辈子挥之不去的伤痛。 戒掉了毒瘾的吴业刚不仅重新找回了自己,事业走入正轨,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2014年,他与同样爱好健身运动的小静相识、相爱并组建家庭,如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在自行车店里,吴业刚把女儿的“小红花”粘在显眼处,提醒自己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自行车店也成了京山市禁毒宣传的一块坚固阵地。很多本地外地吸毒人员找到吴业刚咨询戒毒方法,他都会耐心引导他们,有的听从建议离开京山到外地上班,有的自愿到戒毒所强戒。 只要社区戒毒中心介绍来戒毒回归人员,吴业刚就带着他们跑步骑车,给新生者提供一个包容接纳的环境和精神寄托,让他们找到了自信,戒掉毒瘾。在他的带动下,先后有近30名吸毒人员彻底戒掉了毒瘾。 在每次禁毒宣传活动中,吴业刚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20年来,吴业刚凭着对自行车运动的热爱与不断的比赛获奖,被推选为京山自行车协会会长。他组建了禁毒宣传志愿者健骑队伍,把自行车骑行与禁毒宣传结合起来,主动扛起了禁毒宣传先锋的旗帜,每年开展禁毒宣传活动100余场次。 从受人唾弃的“瘾君子”到全国知名的“禁毒志愿者”,吴业刚实现了“涅槃”! 2022年自行车协会被京山市禁毒委评为全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7月24日,民警向吴业刚佩戴禁毒志愿者绶带。 “过往的一切都是成长,这些成长让我明白,我该以自己为荣,向自己致敬!向曾帮助过自己的人致敬!向未曾失去信念的人致敬!向生命致敬!”以吴业刚亲身经历拍摄的微电影《温暖之路》剧中的这段话做结尾最合适不过! (责任编辑:王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