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红石榴”花开舒家岭
时间:2023-07-17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剑军 祝华 通讯员 成丽平 余舟 “舒心拥抱民族情,岭上盛开幸福花。”这是京山市钱场镇舒家岭村“连心亭”上的一副楹联。 30多年来,土家族、苗族、壮族、侗族、白族、水族、黎族、蒙古族、哈尼族等9个少数民族的40多户村民,从恩施、云南、广西等地自发搬迁或嫁到舒家岭村,他们与当地近2000名汉族村民如石榴籽般团结紧抱,共同过上了幸福生活。 盛夏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踏访了这个名列京山市“红石榴家园”示范点的村落。 “村里没把我们当外人” “还是老家好,左邻右舍串串门,美得很!”7月5日,程绪立和老伴汪贵英住在三层小洋楼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不久前,夫妻俩在河南信阳带了9年外孙后,不顾女儿挽留回到舒家岭村。 其实,程绪立夫妇的真正老家并非舒家岭。上世纪90年代,时任恩施州宣恩县委书记的郭大孝调任京山县委书记。宣恩山大地少,京山地平田多,郭大孝建议部分宣恩村民搬到京山生活。 土家族程氏四兄弟率先响应。1991年,老三程绪祥卖掉宣恩的祖屋,带着5000元现金安家舒家岭,随后三兄弟接踵而至。 “村里从没拿我们当外人,买房子、搞生产,钱不够,村民主动借。”程绪祥说,刚来时插秧慢,村民手把手教,速度快了一倍。 土家兄弟和本地村民友好相处,吸引更多外地村民迁入。30多年来,从宣恩搬到舒家岭村的土家族村民有30多户,迄今村里少数民族户达40多户,共150多人。 “吃得好、住得好,真想多活几年!”85岁的土家族婆婆吴银香说,老伴、儿子都去世了,易地扶贫搬迁让她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4亩承包地流转出去后每年有2400元流转费,村里为她办了低保,逢年过节发慰问物资时总少不了她。 (责任编辑:王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