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武镇:“三办”服务当好退役军人“娘家人”
时间:2023-05-26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您只管安心养病,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我一定帮您办成。”5月25日一大早,曹武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就来到该镇邓李场村退役老兵刘雪分的家里,帮助这名因脑梗造成身体残疾的退役军人申请困难救助。 (上门帮助退役军人申请困难帮扶) 据了解,为全面提升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水平,“零距离”服务退役军人。近年来,曹武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坚持主动办、直接办、协助办的“三办”服务原则,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努力将服务站打造成退役军人知冷知热的“真娘家”。 2022年,服务站在办理优待证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村籍60岁以上退役士兵“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上的时间与退伍证上的时间不一致,直接影响了优抚资金发放时间。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不是一两例,服务站迅速对全镇类似情况进行了排查,经排查发现21名退役军人证件存在姓名简写、改名或登记错误等现象。针对发现的问题服务站工作人员多次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档案室查找原始档案,挨个通知本人到服务站核实情况,最终落实了21名老兵本应该享受的待遇。 同时,针对在外务工、高龄、身患重病、无自理能力以及长期卧床等不方便到现场申领的服务对象,曹武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实现服务信息化、亲情化。“我们通过上门办理、电话联系、网上办理、快递邮寄等方式,帮助211名退役军人完成了照相、采集信息、验证等一系列服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的工作原则就是让退役军人办理业务“少跑路、不跑路、最多跑一次路”。 视老兵难处为己任,不“造盆景”不“装场面”,做到老兵事事件件记在心上,事事有反馈、桩桩有落实。 王章明是一名年过七旬的退役老兵,因为服役期间右耳受伤,至今听力为零。老人家从1983年找了近30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五福镇村退役老兵游火苟,因为当兵的资料在上世纪70年代缺失,退役军人身份一直无法确定。得知情况后,服务站工作人员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档案室反复查找资料,并联合镇人武部开展多方入户走访调查和座谈,最后将调查结果报上级部门批准后,核实了游火苟的身份,并成功帮助他办理了农村籍60岁以上退役士兵待遇。 “征程万里,初心不改。我们将始终用心用情,落实好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全力将服务站打造成了全镇退役军人的‘真娘家’,让广大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曹武镇退役服务站站长邓锁平说道。(金浩然、舒雪玲) (责任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