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店镇:以“五位一体”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
时间:2024-12-06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12月2日,走进罗店镇马岭村,只见干净整洁的路面、绿意盎然的植被、鳞次栉比的农民别墅,还有三三两两散步聊天的老人信步闲游。文化广场上,广场舞队伍正热火朝天地排练,一幅“环境美、生态美、精神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映入眼帘。 自荆门市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动“清洁家园”行动以来,罗店镇将“清洁家园”行动列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推动人居环境大变样、大提升,赋能全域向“美”而行。 作为“清洁家园”行动的示范点位之一,马岭村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号召村民群众共同参与,探索出了一条“党政+支部+党群+网格+保洁”的“五位一体”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新路径。 党政领航,瞄准看齐“指挥棒” 罗店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根据上级部门相关工作要求,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结合“红纽带”工程经验,明确罗店镇农村环境长效治理基调,紧抓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日常组织“七步工作法”“清洁家园”等相关培训,实地观摩共同缔造试点湾组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为村耕耘者”村级服务智慧平台,推进村社数字化管理能力;引导村社建立“积分自治”体系,激发群众自建自管动力。 同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持续开展“清洁家园”暗访督查。通过对标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先进村(社)经验,罗店镇马岭村找准“共同缔造”和“清洁家园”行动的切入口和结合点,不断优化工作方法,补齐短板弱项,逐项抓好落实,助推人居环境“颜值”再提升。 支部攻坚,做好行动“总设计” 马岭村成立了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小组,组织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在村党员、村民小组长集中讨论,走访听取村民意见,明确本村环境维护细则和积分激励机制。发起庭院美化倡议书,发动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力量,参与“三个一”活动,即房前屋后绕一圈、庭院道地扫一遍、花草树木养一次。截至目前,除外出户和行动不便户外,全村247户农户均参与活动。 根据群众需求和实际环境需要调整管护标准,确保管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比如夏季秸秆、杂草、瓜藤、秋冬落叶、厨余垃圾等,清理运输成本较大也麻烦,通过分发垃圾桶、沤肥桶等,引导群众将厨余垃圾、易腐垃圾沤制有机肥,实现就地资源化综合利用。 马岭村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同步成立绿化养护队伍、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和以党员、村民代表、退伍军人为主的督查小组,先后实行“门前绿化承包制”“美丽庭院评比制”“花卉养护就近制”等机制。例如,村内红白喜事,由包组村干部负责巡查村民办酒席后现场垃圾保洁情况。截至目前,通过“督查小组+村民反映”的督导方式,利用日常巡查和不定期集中检查,开展集中检查27次,整治“三堆两垛”“三乱”等现象42余次,清除杂草1000平方米。 党群冲锋,争做示范“排头兵”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位村民代表影响一群人。为凝聚人居环境整治强大干群力量,马岭村通过召开党员会议、入户动员、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广泛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通过表率到点,以点扩面,以1名党员或者村民代表带动周边7家农户,形成8人工作小组,党员结合自身“一句话承诺”,从自家做起,带头整治人居环境,做人居环境整治的“领跑者”,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对门前、屋后、室内环境卫生进行评比,集中清理“三堆”“三乱”“两垛”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动员覆盖5个村民小组,在村村民358余人,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干、志愿者主动干、村民群众跟着干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 网格赋能,用好村庄“小管家” 网格化服务管理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是服务群众的民生工程。马岭村网格员是村民与村委之间的“连心桥”“润滑剂”,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问题,问题解决的平均时间从原来的3至4天缩短至1至2天,有效化解村民在环境长效管理中的矛盾和纠纷,提高村民对村委工作的认同度。 马岭村将村域分为3个网格,配备了1名网格长、3名网格员和1名信息管理员,以“网格+积分制”管理模式为抓手,着力构建“网格治理,条块结合,服务统筹”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激发广大村民参与村庄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建立了积分管理台账,将志愿活动、好人好事、环境问题举报等工作纳入积分管理,激发农户自主参与管理的内生动力。村委结合日常巡查、定期检查、村民互评等方式对农户房前屋后、垃圾分类、庭院美化、违章建筑等4方面内容打分评比,对环境问题整改情况,据实扣分确定分数并进行排名,80分以上为红榜,60分以下为黑榜,每月对“红黑榜”农户进行公示。对2024年上半年表现突出的村民进行了表彰,其中美德实践类5名,积极进取类28名,以“小积分”撬动了村民爱护环境、见贤思齐的“大能量”。 保洁助力,打造本土“后勤队” 马岭村立足村情、村貌实际,将公益性岗位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找方法、挖潜力,探索公益性岗位人员使用方法,用“活”乡村公益性岗位,扮靓宜居“面子”。 落实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常态化保洁,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马岭村组织6名公益性岗位保洁员,通过日常修剪绿化苗木、打扫卫生、巡逻检查,实现垃圾不落地,营造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通过组织保洁员培训、建立保洁员工作台账、强化卫生督查等措施,不断提升保洁员队伍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马岭村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微信群推送相关政策、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个村民都变成家门前的“保洁员”。村民自治的热情,使得村内环境卫生在保洁费用支出减少的情况下反而得到了极大改善。 罗店镇镇长陈勇表示,下一步,罗店镇将持续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开展“清洁家园”行动,通过总结提炼工作经验,不断巩固、提升和扩大工作成果,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促进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助力人居环境“长治久美”。 (胡颖波、张立) (责任编辑:余琴 ) |
|||
|
- 上一篇:罗店镇马岭村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下一篇:罗店镇:丁家冲红萝卜绘就冬日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