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店镇:引智入村 “校企地”共探乡村振兴新模式
时间:2024-12-10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12月6日,在罗店镇马岭村的别墅群间,来了许多新面孔。 武昌首义学院的师生们,正在实地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这是他们本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另一头,来自湖北创梦天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谢皓,正在实地考察村内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如何吸引更多人才在“强产业、兴文化、美生态”的基层一线集聚,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近年来,罗店镇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积极探索“校企地”合作新模式,以党建共建为抓手,促进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建,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乡村振兴最缺人才,现在村里来了年轻人,他们有想法、有冲劲、有能力,村子也会越来越有活力!”马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立激动地说道。 日前,为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难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罗店镇马岭村联合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湖北创梦天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打造“校企地·党建共建基地”。平台是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将党建共建作为畅通“校企地”三方合作的重要切入口,马岭村的发展因此有了庞大的“智囊团”。 “可以充分利用马岭村的培训中心,通过社会化运营,开展培训、研学、会议、会展等业务,这方面可以由我来牵头。” “创梦党建可以进一步提炼出党建品牌,打造出马岭特色的党建氛围。” “马岭村人才辈出,从‘九马回槽’到‘万马奔腾’的故事,学院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既专业而又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将为乡村发展带来源头活力。 “校企地”三方将进一步健全沟通联络机制,围绕学生实习就业、人才培养培训、党建交流、乡村振兴、研学基地共建、农文旅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逐步形成“乡村聚人才、人才兴乡村”的良好氛围。通过社会化运营荆门市马岭乡村治理中心和开发马岭特色农产品,可以帮助当地20余名群众务工增收,村集体增收将超过100万元。 据悉,罗店镇马岭村先后被授牌为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习基地、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农业经营机制创新示范基地等。 罗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勇表示:“罗店镇将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校企地’合作,搭建共建共享平台,做优人才服务,引入更多高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实现引智回村、服务产业、人才共聚,推动各类人才在乡村一线干事创业,不断激活乡村振兴的‘原动力’。”(胡颖波 张立) (责任编辑:陈诗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