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店镇:党建引领 校企地共筑“云端兴农路”
时间:2025-04-11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4月9日,罗店镇马岭村、京山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与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三方共建的“校企地”乡村振兴工作站授牌仪式在武昌首义学院举行。此次合作以电商直播为核心抓手,通过高校智力赋能、企业资源支撑与乡村实践反哺,以“数字赋能+文化破圈”为双翼,探索“云端兴农”新范式,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活力与青春动能。 据了解,去年12月份,罗店镇马岭村联合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湖北创梦天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三方联合建立“校企地·党建共建基地”,以党建共建为抓手,促进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翻开了校企地协同发展的第一章。 此次三方共建乡村振兴工作站,以“党建共建”为纽带,建立起“周调度、月会商、季评估”的工作机制,统筹高校、企业、村集体三方资源调配,确保项目高效推进。计划吸纳驻村选调生、村干部、高校师生、企业骨干中的党员力量,建立“党员直播队”,开展“直播助农·党员先行”行动,年内计划培养5名“党员带货主播”。 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中的标杆,马岭村曾以“九马回槽”能人返乡模式打造出农文旅融合产业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各级荣誉。但随着消费市场数字化转型加速,“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日益凸显。 “我们的桥米、林下土鸡品质优良、饱受好评,但缺乏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线上销量不高。”京山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延碧在授牌仪式上坦言。 此番三方携手,直指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痛点。工作站将构建“理论教学+基地实操+项目孵化”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在学院打造“乡村振兴直播间”,组建师生团队驻村实践,将马岭村作为“第二课堂”,利用公司市场资源和村内产业基础,培训村干部、种植大户掌握拍摄、直播技能,开展农产品包装设计、马岭文化挖掘、电商直播销售等实习实训,培养出一批“懂直播、会运营、爱农村”的新农人。 “我们将深入挖掘马岭村的本土文化,不仅要教会学生‘卖货’,更要培养他们用镜头语言讲述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副院长郑传洋说。 除农产品销售外,工作站还将拍摄“九马回槽”“马岭模式”等系列短视频,弘扬皮影制作技艺、白花菜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打造“非遗直播间”。更富想象力的是“AI助农计划”,师生团队计划打造虚拟主播,通过数字人24小时直播,破解农忙时节直播人力短缺的难题。 “我们要让学子们带着镜头走进乡土,带着数据返回课堂,培养出既懂乡土文化,又精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芳表示。 “当前,我们面临着农产品‘出村难’、乡村旅游‘引流难’、乡村人才‘留住难’的三大难题。”马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立感叹道。 通过此次合作,三方构建起“高校育才、企业用才、地方留才”的全链条,计划打造“三个永不落幕”的金名片:永不落幕的农产品展销会、永不落幕的乡村旅游推介会、永不落幕的人才交流会。用“小屏幕”打开“大市场”,让直播间成为展示马岭之美的“云窗口”和人才成长的摇篮。 “此次合作,我们镇党委、政府秉持着‘政府搭台、校企地唱戏、共同受益’的理念,着力推动三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破解乡村资源分散、人才短缺、市场对接不畅等难题。”罗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胡颖波) (责任编辑:陈诗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