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镇区快讯 > 坪坝镇 >

坪坝小学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彰显民本情怀

这几天,坪坝镇东川村边缘户胡爱国格外高兴,逢人便说:“我家的电改造好了,现在用电方便了。”这是坪坝镇小学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为贫困户做的又一件实事。

活动启动以来,坪坝小学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脚步下沉到村湾,与基层群众促膝谈心察民情,把实事送到群众家里,办到群众心坎上。

交心谈心,把实际困难说出来

  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坪坝小学党员干部重点走访了脱贫户,进一步摸清实际情况。

“有什么建议大家都提出来,我们想尽办法来帮你们解决。”坪坝小学驻东川村第一书记简德金对村民说道。6月13日,他们一早来到村里,就便挨家挨户、面对面向群众了解情况。“去邱家冲、江家湾的路太难走了,能给我们修起来吗?”“我们小组的水渠现在还没通呢!”“你们上面的干部有没有什么好的致富经验带给我们呢……”

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就收集到了涉及东川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政策补助等多方面的意见。

“问题收集得再好、再准,都需要去解决。”队长简德金说道,“找准关键的方法,选好正确的路子,让我们在东川村的精准扶贫结对有了真正的成效,这才是我们扶贫帮扶工作的最终落脚点。”

他们把这些问题记在工作日志上,烙在心里,时时想办法解决。

群策群力,把解决办法想出来

去年12月,东川村“两委”换届,新班子是一套年轻的班子,这是好事。但年轻班子经验不足,威望不高。怎样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新老班子的过渡?怎样让年轻班子快速担起责任进入角色?

工作队党员干部从抓好村里班子队伍出发,先后开展了强化两项职能,争当“五个书记”活动,指导带领新班子制定了集体议事制度,强化了村干部轮岗值班制度,让群众看到了新班子新形象新面貌。干部和群众拧成一股绳,全村的难事陆续操办起来了。

“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就像水壶里的水烧开了一样,沸腾起来了。”东川村党支部书记胡继伟说:“很多村干部争着跑项目、拉赞助、忙征地。”

   “现在,村里经常通知村民开会,我们可以提出很多想法。这不,上次提到的邱个冲、江个湾的路修好了,三组水渠准备修了呢。”村民丁致雄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另外,村里的公示栏对村里的项目进行公示,哪里来的资金,怎么花的,村民都一目了然,很放心。”

在坪坝小学驻村工作队党员干部的结对帮扶下,通过项目支持、干部捐款、大户捐资、群众自筹等方式筹集资金,先前影响群众出行、农业耕种、宜居生活的基础设施等瓶颈将一一破解。

标本兼治,让集体资源活起来

“村里的山水资源很丰富,可从这里找到突破口。”队长简德金在召开第三次结对帮扶会议时说道。

    快马加鞭,说做就做,扶贫工作队盘活东川村山场、水面等闲置资源,大力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养殖业,这其中有火龙果、花卉苗木、板栗种植、小龙虾养殖,水库养鱼等。

现在,东川村建立新型板栗种植基地3500亩,户平均增收2670元。流转土地100亩,建立规模化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吸纳9名脱贫户就业,人均增收6000元。“接下来,还会流转300多亩山地连片开发花卉苗木基地,咱们村里的老百姓在自己村里就能有收入了,村民别提有多高兴了。”简德金指着眼前的一片山地说。

    开弓没有回头箭。坪坝镇小学党员干部在东川村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东川村发生了新变化,柏油路宽敞了,村庄整洁卫生了,路灯多了亮了,饮水有保障了,产业带活了。旅游驿站、古色凉亭、紫薇花圃、石碾、石磨、石桌、石凳、池塘、鱼儿……俨然十里画廊。

“下一步,还要在引进产业上再花功夫。”坪坝小学党员干部信心满满地说,“发挥村里在外能人的优势,引进了一家企业投资,现在正在洽谈。”(丁远强)


(责任编辑:王静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