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场镇:秸秆回收 点“草”成金
时间:2023-11-06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11月3日,在钱场镇向埠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内,一捆捆秸秆堆成了金色的小山,三五名村民正忙着将草捆搬上大货车。 随着“秋收”进入收尾阶段,钱场镇充分发挥网格化管控优势,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确保秸秆能够及时得到清理和回收利用,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 “我们共有2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派出3至5名工作人员,全天不间断进行巡逻,通过加强巡逻和大力宣传,确保群众不能烧、不敢烧、不想烧,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钱场镇党委负责人说道。 同时,钱场镇今年对农机手进行低茬收割和秸秆粉碎专业培训,要求留茬高度不得超过15cm,在巡查过程中,对未按规定进行秸秆粉碎的农机手进行宣传教育,对不按规定低茬收割的农机手要求现场整改到位,为农户后续翻耕地块、播种小麦打下了基础。 秋收所产生的耕地大量废弃秸秆该如何处理成了农户急需解决的问题,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品,如何处理好、利用好,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钱场镇徐冲村易会红的水牛养殖基地内,十多辆三轮车、小型货车拉着成捆的秸秆往里送。他说,冬天缺少青草,经过粉碎、搅拌、压块等工序处理后,废弃秸秆就变成了营养丰富、易于储存的绿色饲料。除了喂养自家水牛,他还将多余的秸秆卖到周边天门、应城等县市,进一步拓展收入来源。 “以前秋收后,水稻秸秆不知道怎么处理,既不能烧,也不能倒掉,今年听说这里收购秸秆,我就连忙开着三轮车把地里的秸秆打包卖掉,一共卖了200多块,既不污染环境,也得到了实惠,这是好事情。”养殖基地内等待下货的村民于水涛高兴地说。 秸秆回收利用,把令村民头疼的“废物”变成了可综合利用的“宝贝”,从根源上有效治理了秸秆环境污染问题,也把这些秸秆实现高效利用,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余静、周雨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