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发:“云上”牧牛羊 “掌上”赚大钱
时间:2023-05-12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赵立发正在手机上查看牛群情况) 层峦叠嶂,群峰苍翠。 家住大山深处胡家冲的赵立发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迅速打开手机定位,通过“北斗在线”,查看牛群情况。云上牧牛羊,轻松把钱赚,赵立发说,高科技的东西就是好使,不出门就能知道牛群当下的所有状况,他对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赵立发是宋河镇何梅畈村张家冲六组人,今年快60岁了。说起养牛,他一肚子的故事。 2018年11月份,他在随州大洪山脚下帮朋友做事。闲聊中,他得知离朋友家不远处有一个养牛户,因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大大小小六七头牛急着出手。他怀着“试试看”的想法,花3.5万元钱,将这群牛买回家。 “从开春到冬至,只要不是雨雪天气,牛群常常不回牛棚里。刚开始养的时候,把牛群放进山里,有时要看看牛,需要找上老半天,翻山越岭走小路,很辛苦。”赵立发说。 后来,他的孩子小赵听说了,专门从外地回来,给老赵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安装了“北斗在线”云系统,从此,老赵就“开启”了自己轻轻松松的“养牛生涯”。 “手机上有编号,有位置,有线路提示,而且清楚地标注着牛群与人的距离,只要你定位提示,马上就能找到牛群。”赵立发介绍“云上放牧”的好处。 赵立发说,为了养好牛,他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山里缺水,他就带着洋镐、铁锨等工具,沿牛群觅食的线路,寻找水源。挖个坑,垒几块石就成了。这两年连续干旱,山中的泉眼干了。为解决饮牛的问题,他买回潜水泵和大油桶,采取几道提水转水的方式,将水输送到山里。 由于是散养,都不用牛绳,给牛群的管理带来困难。赵立发介绍说,用上了“云系统”后,能够准确定位。平时只要在手机上看看牛群在哪儿活动就行了。每隔个三四天或个把星期才到现场去看看,清点一下数量,看看母牛又产崽了没有,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随着牛群数量的增加,前年,赵立发又花5万多元,添置了1台秸秆打包机。赵立发说,每年都整理回收秸秆1000多捆,确保牛群越冬。 谈到养牛的成本,赵立发介绍,由于胡家冲山场面积大,草料充足,也不需要投喂精饲料,所以,他养牛的成本比较低。虽然牛儿的出栏速度慢一点,需要的时间长一点,但肉质好,价钱好。去年,他在进行品种淘汰时,4头牛卖了近8万元钱。 “散养的优势在于,一是增强了牛的抗病能力,二是延长了一年中牛群自由觅食的时间,三是不需要过多准备精饲料,利于降低成本,四是手机定位很方便,不需要太操心。”赵立发说起自己的“养牛经”,侃侃而谈,头头是道。 经过4年多时间喂养,现在,赵立发的牛群已发展到50多头,卖掉的几头还不算。其中,大牛40来头,小牛10多头。他算了一笔账,一头大牛价值在2万元上下,一头小牛可以卖1万元左右。这样算来,他这几年积累的财富约百万元。此外,他还顺带每年养了上百只羊,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赵立发说他目前并不想卖牛。他心里早早就有了规划,用两三年时间,等牛群发展到100多头时,再考虑销售。“到时候,那可不是一笔小钱。”赵立发笑呵呵地说。 何梅畈村党支部书记何士先介绍说,看到养牛养羊有“搞头”,在赵立发的带动下,村里目前有3个养牛户,2个养羊户。(陈红革 石济华) |
|||
|
- 上一篇:宋河镇商会:抱团发展,共谋未来
- 下一篇:高关水库溢洪道闸门联调联试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