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镇区快讯 > 宋河镇 >

鲍继平:和美乡村“领头雁”

9月8日,在宋河镇鲍河村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上,与会党员用“户通路、湾整治、村富裕、乡邻睦、人心齐”这简洁的10多个字,来总结本村近年来的明显进步和变化。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80多岁的田启瑞坦率地说:“说心里话,鲍继平比我强多了,佩服!”

鲍河村是一个镇郊村,人口多,情况复杂,俗话说,一人难调百人心,一度是宋河镇“软弱涣散”村。自打2002年鲍继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不断壮大集体经济。21年时光荏苒,21年旧貌新颜。

力行力办,壮经济促和美

鲍河村八组有一处130多亩的荒坡旱地,隔河渡水,进出不便,缺乏灌溉条件,村民无法耕种而准备撂荒。为让这片土地发挥经济效益,经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决定采取发包的形式,交给能人经营。为此,鲍继平邀请能人回乡考察。在外打拼的成功人士看到鲍继平的诚意,爽快地同意。目前,返乡能人在这片荒坡上栽培黄桃,村集体每年从土地流转中收益5万元。

原鲍河村砖瓦厂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关闭,50多亩土地闲置多年,考虑到过往货车多,加上货车在集镇上乱停乱靠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在“代表行动”中,作为京山市人大代表的他,多次向宋河镇人大主席团和镇党委政府反映,希望拿出解决办法,让闲置的土地得到合适的利用,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为村集体增收。通过他的人脉资源,采取市场化运作、引入民间资本200万元,对该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建设了一大型停车场。此举不仅给过往货车司机提供了可供休憩的便利之处,而且有效解决了困扰宋河多年的重载车乱停乱靠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万元。村民们都拍手叫好,为鲍继平点赞。

图片4

(鲍继平召开湾组板凳会)

该村用“三资”资源发包资金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和集体经济股份权能改革,近三年累计投入500万元。同时通过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形式,让利于民,这样,鲍河村有3个小组的村民从中受益,每户每年平均分红4000元,累计每年分红34.9万元。

用心用情,化纠纷促和美

时时想着村民,心里装着村民,紧紧依靠村民,事事与村民商量,是鲍继平摸索的“村级管理工作法”。他立规矩,定制度,遇事倾听党员群众心声,同时着力化解村民间矛盾纠纷,保一方平安,促乡村和美。

村民易某因排水沟问题长期与左邻右舍发生口角,积怨甚重。村里多次调解,始终得不到有效化解。鲍继平主动联系到易某出嫁的女儿,上门到易某的姐姐处,把他们请回了鲍河村,几人坐下来有商有量,交心谈心,她的姐姐和女儿都十分感动,对易某说道:“鲍书记这么关心你,自己出钱修好了你家屋旁的排水沟,你再这样无理取闹,我就不认你这个妹妹了。”就这样,易某蓉放下了心结,与邻居们和好如初。

图片3

(鲍继平调解矛盾纠纷)

鲍继平始终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近几年来,共化解调处矛盾纠纷56起,调处成功率达98%。鲍继平用心用情,默默守护着鲍河村的平安稳定。

共谋共建,靓村庄促和美

在该村孙家垄居民点看到,道路刷黑、立面美观、绿化亮化、雨污排水通畅、文化基础设施配套,这里的老住户黄先生用几句顺口溜“住了几十年,天天吸灰尘,如今面貌改,快乐似神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孙家垄是鲍河村最大的湾组,共有100多户500多人在这里生活,有的是原住户,有的是搬迁户,有的是移民户。原来道路过窄,环境脏乱差,村民盼望人居环境的心情十分迫切。为此,鲍继平多次深入该湾组召开村民会、党员会、板凳会、场院会,征求村民意见,让群众出主意,共同谋划湾组的人居环境整治。在鲍继平的影响下,村民纷纷自发捐款10余万元,支持人居环境整治。

“我们采取受益群体自发捐款、项目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补充相结合的方式,农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凝聚各方力量,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共同推进人居环境提升。”鲍继平介绍说。

近年来,根据“共同缔造”理念,鲍河村先后对全村居民点进行了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引导农户利用房前屋后及“空心房”拆除后的闲置土地,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彻底改变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

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21年来,鲍继平把群众的话放在心里,把党支部的责任扛在肩头,一步一个脚印,村庄一年一个变化,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担当努力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被群众亲切地赞为“和美乡村的领头雁”。(孙红霞 陈红革)


(责任编辑:杨清辰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