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镇区快讯 > 永兴街道 >

永兴街道三里村:干群同心,共同缔造新清渠

1

新修的排水渠

1月5日,来到永兴街道三里村,一条“整齐划一”的排水渠成为冬日农田中的一抹“白”,村民们正津津乐道渠道新修后的“新气象”。

三里村地处京山河河畔,土地、水体资源丰富,村民们靠水吃水也傍水护水。村中原建有一道横跨全村湾组、总长600多米的洪水堰排水渠,因年久失修,沟渠部分地段破损塌陷,沟中杂草丛生、淤泥堆积,影响沟渠的排水灌溉功能。

为解决周边村民这一“新愁”和“心愁”,三里村村“两委”组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退休党员、乡贤力量,召开“湾组夜话”,征集各方意见。

“每逢阴雨天气,田间地头进出‘必经路’泥泞不堪,菜园里的‘水势’甚至没过了庄稼‘长势’,我们很发愁。”附近村民周莹反映。

“有时候雨下大了,村主干道路积水不好排尽,出门买东西也不是很方便,如果翻修排水沟,是不是可以改善这个情况呢?”村民王华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村“两委”的引导下,村民们逐渐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广泛“发声”。

“民诉”不过夜。村“两委”及时归纳整理上报“湾组夜话”讨论商议后的意见,在永兴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三里村获得了10万元的资金支持,村里的排水沟渠翻修扩建项目提上日程。

三里村村党支部书记林诗进深知,农田灌溉、水渠清淤是春耕生产的重要保障,不仅能够节约浇水成本,改善周边环境卫生,而且可以减轻洪涝灾害威胁,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助力春耕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他迅速带领村“两委”班子联系专业施工队伍,现场勘查沟渠情况,以排水无阻、扩渠全覆盖为主要目标,因地制宜拿出“四清”“四建”翻修扩建方案。

在挖掘机“开道”助力下,驻村工作队、附近村民加入施工力量,共同进行杂草清除、垃圾清扫、沟渠清淤和渠面清理。

经过研究沟渠附近田地分布情况,结合河道距离和地势走向,村“两委”和施工队商定,在不影响两边农田的前提下,科学扩大排水渠行洪断面,开展翻修、扩建、硬化和加长340米的“大工程”,形成混凝土渠道及周边生态植草护坡组合式“新沟渠”,最大程度保证排水能力。

在翻修扩建过程中,一些小插曲令人暖心:村民王华荣在修渠方面有经验,主动加入到投工帮忙和工程指导中;村里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妇女议事会共同监督工程进展,确保施工安全有序;施工队先期垫付了5万元购买工具材料资金缺口,大大减轻了三里村村“两委”短期内筹集费用的负担……

在清淤、翻修、加长、硬化后,这条总长1000多米、整洁通畅的排水沟渠,不仅可以防汛、抗旱、过洪,也可蓄水灌溉全村800多亩农田,让数百名村民受益。

“自11月初开工以来,短短20天就已完工,有了这‘加宽加长’的排水沟渠,我们村再也不怕雨水内涝了,村容村貌也在明显提升。”林诗进笑着说。

为打好“共同缔造”活动和“红纽带”工程“组合拳”,三里村党支部持续发力,聚焦群众身边“小事”,从“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结合“积分银行”和村规民约施行,从农田沟渠的除淤清扫,到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着力发挥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效能,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五共”、共同缔造美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党建引领下有力推动基层治理形成生动实践。(郑可、周雅楠、张梦佳)


(责任编辑:王静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