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镇区快讯 > 永兴街道 >

永兴街道:“农文旅+”舒展和美乡村画卷

1月3日,走进永兴街道观音村广场,冬日暖风拂面,柏油路灰白相间,透亮清澈的清莲池和错落有致的民舍在绿树下相映成色,一旁的廊桥木亭不时有游客在水之畔静伫远观。另一边,村民养护后的油菜田充满生机,昭示着来年的丰收和“花海”……一幅环境美、乡风淳、产业兴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开。

1

今年以来,永兴街道大力实施和美乡村建设,将农事、美景和文明串联,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以景为布,绘出乡村生态美

为高标准打造和美乡村示范点,永兴街道以距城区5公里处的观音村为中心,结合京山古八景之一的观音瀑布和长年川流不息的观音岩山泉,将自然条件、古朴村落等作为亮点,建设生态宜居生态乡村。邀请浙江城市规划设计院顶级设计团队,坚持保持原始村落自然风貌的原则,避免大拆大建、迁村腾地,编制了建筑风貌改造、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布局等规划,理清了发展建设思路,打造了“观音岩上宿,水乡枕福禄”的文化名片。

在建设过程中,永兴街道指导观音村因地制宜,以高标准施工工艺,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堰塘清淤、水系连通、污水治理,形成水塘串联、水系扩大、收放有致的立体水景,塑造了亲水特色村庄。立足本地山林绿植,推动庭院绿化、通道绿化,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园林景观。同时,通过硬化刷黑通村、通组、通户道路2公里,新建8000平米旅游停车场,安装路灯40余盏等举措,完善了村级基础设施。

为让环境管护长效化,永兴街道围绕“清、净、齐”目标,以“五治”“三提”“四美”为标准,对房前屋后、沟渠堰塘和公共区域进行常态化整治。成立村民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和湾长理事会,完善村规民约,形成和美乡村常态化管护机制和基层治理体系。

涵养清风,培育乡村人文美

为保障项目正常推进,永兴街道多方筹措资金,通过项目扶持、财政奖补、市场运作等多途径筹措资金,经过京山市、街道、村三级共同努力,争取省级奖补资金400余万元。工程建设过程中,永兴街道严格实行项目招投标制,由街道办牵头,联合市财政局、综改办共同对项目进行监督,对资金进行监管,由省、市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评估验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为将共同缔造“五共”理念融入和美乡村建设中,永兴街道坚持发动群众,街道、村工作专班多次召开户主会、小组会、代表会和“湾组夜话”,积极向村民宣传和美乡村理念、内涵、建设方法,动员群众参与门楼改造、堰塘整治,鼓励群众捐款捐物、投工投劳,村民主动拆除乱搭乱建、出资出力进行立面改造,并积极开展施工监理,做好主人翁,实现了乡村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出力的浓厚氛围。

发展特色,探索乡村产业美

永兴街道依托原始村落、山林泉水等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挖掘白居易、王世贞、李维桢等一大批名人墨客的人文情怀,释放文化吸引力,拓展观音村和美乡村休闲旅游功能,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工程和“3A乡村景区”创建计划,让“一步一风景”成为常态,力争打造室内外假日休闲及网红打卡引爆点。

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和带动作用,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兴业,兴办农商项目,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发展集休闲垂钓、果蔬采摘、民宿餐饮为一体的都市田园经济。目前,已发展家庭农场2家、股份合作社3家,村民自主开设农家乐、农家超市10余家。积极探索“村企合作、互利共赢”发展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支持以芳媛农业种植合作社为代表的市场主体,发展优质稻产业1000余亩,利用村集体资金入股合作社分红,提高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

为进一步打造“农文旅+”融合名片,该街道计划在G347国道、永兴大道附近建设3000亩集中连片的油菜“花海”,并谋划油菜花海、烟花节等活动,通过不同的花色品种设计出景观图案和文创打卡点,打造超长观光花廊和“花海”示范带,同步实现油菜花经济效益及观赏价值,提升短途旅游知名度,让“小油菜”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永兴街道将找准“农文旅+”契合点,把和美乡村建设幸福曲奏到群众心坎上,让美景“出门可见”,让文明“清风拂过”,让幸福“近在咫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郑可)


(责任编辑:王静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