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乌龙! 1938年,京山县城被日军56架飞机疯狂轰炸, 只为刺杀蒋委员长!
时间:2022-08-29 来源:京山市档案馆
惨绝人寰的大轰炸 1938年8月29日清晨,日军飞机从徐州机场起飞,对湖北一座知名度不高的小县城进行了大规模轰炸。 这次行动,日军出动军机达56架(2架侦察机和54架次轰炸机)之多,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分别在8点,10点,12点),规模远胜于轰炸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地。 轰炸结束后,整个县城化为一片废墟,其情状令人惨不忍睹! 事后统计,大轰炸导致2000余人死亡,3000多人受伤,90余家绝户。 而当时该县城的常住人口仅为5000多人。 大轰炸造成公私财产损失19万余元,毁坏各种文物近百件。 这座小城名叫京山,位于湖北中部偏北的大洪山南麓。 “蒋委员长”闹出的乌龙 为什么日机长途奔袭,不轰炸武汉,反而轰炸一个普通的山区小县城——京山?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出于保卫大武汉的需要,决定在京山县修建一座军民两用机场。 到1938年春徐州会战开始时,机场基本告竣。 机场的修建,引起了日本情报部门的注意。 徐州会战结束后,日军即向京山县派出大量密探,广泛搜集情报。 这年7月,蒋章翼(又名蒋少瑗)接任京山县长,并兼任县抗日游击司令及抗战后援委员会委员长。 京山县各界人士戏称他为“蒋委员长”。 转眼间到了1938年8月27日。 这天,县城外开来了10余辆豪华轿车,据说轿车的主人均为从前线撤退下来的国民党军事要员,传言其中包括国军参谋总长白崇禧。 县城很快实施了戒严,五座城门均由军警把守,外人一律不准进入。 这时,城内有人吆喝说,开会啦,开会啦!快去聆听蒋委员长训示啦! 潜伏的日本间谍坚信蒋介石本人必定在京山县城内,并迅速向上级汇报: “蒋介石昨抵京山,国民党最高当局在此召开重要会议。特级。” 日本侵华军司令部收到了电文后,异常兴奋。 蒋介石在武汉大学检阅受训军官 因为这段时间蒋介石正坐镇武汉,指挥几十万军队进行武汉会战。 京山离武汉不过百里,蒋介石为了人身安全着想,完全有可能把指挥部迁到京山。 于是,日军司令部迅速作出反应:立即轰炸京山县城。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其实那天县长蒋章翼召开县政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参加的人数多,声势大,其间适逢几位西撤的国民党大员在县城作短暂停留,再加上街头巷尾关于“蒋委员长”的戏称,从而迷惑了众多日本间谍,也给京山百姓带来了一场深重的灾难。 县长家也未幸免于难 由于当时京山县的老百姓缺乏防空知识,也不认识日本飞机,不知道躲避,加上没有防空洞等设施,因而伤亡惨重。 轰炸开始时,首枚炸弹就炸中了县府前门左侧的班房。 蒋县长的妻子和10余岁的女儿跑到宿舍后的花园假山下躲避时,一枚炸弹将小女儿炸死,蒋妻腹部也被炸穿。 由于疼痛难忍,蒋妻央求丈夫补枪以求速死。 蒋县长无奈,令警卫开枪,警卫不忍下手,拒不执行,蒋不得不夺过手枪,含泪结束了爱妻的生命。 大轰炸事件是京山人民心头永难愈合的伤痛,京山城乡流传这样一首歌谣《敌机轰炸京山城》: 八月二十九,敌机五十六, 飞到京山城就把炸弹丢, 只炸得我同胞,死伤人无数。 九月是重阳,逃难在外乡, 男女老少那个无衣又无粮, 日挨饿夜受凉,真正好悲伤! 十月小阳春,武汉大退兵, 武汉那个放弃京山难保存, 只吓得老百姓,东逃又西奔。 参加新四军,武装老百姓, 大家起来赶走鬼子兵, 那时候才能够,乐享太平…… (责任编辑:王静 ) |
|||
|
- 上一篇:京山古城之殇
- 下一篇:聂绀弩笔下被轰炸的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