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京山 >
田畴铺画卷 乡村美起来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凡学 石西子   发布时间:2022-02-04    【字体: 】      

田畴铺画卷  乡村美起来

——京山市美丽乡村建设回眸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要久久为功,以奋斗成就乡村振兴伟业。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京山市委一届接着一届干,一锤接着一锤敲,美丽乡村建设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在京山市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京山地图,上面136面小红旗格外亮眼。

“这里的每面红旗就是一个已经建成的美丽乡村。”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周小勇向记者介绍道。作为连续多年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一线的亲历者,这种自豪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有底气的。

2016年以来,京山市全域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136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0%左右算上人居环境整治村,总数达70%左右,357个村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华丽蝶变。

图片3

(杨勇/摄)

 

政策驱动引方向

   “获得此次观摩拉练前名的美丽乡村是:孙桥镇花苑台村温泉街道水峡口村新市街道八字门村。去年12月14日,京山市2021年第二次美丽乡村建设观摩拉练结果出炉,前三名将分别拿到200万、150万、100万元大礼包。

   周小勇告诉记者,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每季度对前五名分别给予30万-200万元奖励。不止于此,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共累计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达45亿多元。

   这些钱从哪里来?京山市积极探索并建立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项目资金整合联动、能人投入带动、群众投资投劳主动参与的“四轮驱动”投入机制,有效破解了建设资金难题。

   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造血工程”。京山市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建设现代农业体系脱贫攻坚行动有机结合,通过实施“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工程,有效破解了“主导产业怎么培植”的难题。

   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人。京山市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红色领航作用,推动32个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三乡工程”,吸引800多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兴业。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行“湾长理事”,最大限度激发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分类打造强推进

不脱离实际,分层指导建乡村,是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准则。”周小勇说,全市依据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历史人文不同,按照示范村、提升村和达标村标准,分年度差异化推进。

 

按照“九个一”标准,每个村建强一个组织、做好一个规划、引进一批能人、舞好一个龙头、发展一项产业、打造一家电商、建立一个村规民约、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完善一套机制,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

围绕干净度、整洁度、有序度,建设达标村134个;立足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建设山清水秀、宜居舒适、绿色发展的提升村118个;凸显产业特色化、村容景区化、服务均等化,示范建设产业带动型、村企共建型、乡村旅游型等美丽乡村105个。

京山市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坚持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循序渐进。目前,全市已建成产业带动型、村企共建型、环境整治型等美丽乡村126个,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庄32个、省级绿色乡村28个。

(杨勇/摄

 

精雕细琢亮特色

“各美其美”打造个体,用“美人之美”串珠成链,用“美美与共”连线成片,京山市全域谋划美丽乡村“大美画卷”越画越长。

   美而不富不为美。新市街办白谷洞村立足城郊优势,都市体验农业共享菜地红红火火,“科技+非遗”主题满足人们探知欲望,民宿餐饮应接不暇,城郊乡村游无出其右温泉街办文峰村、莲山村、水峡口村利用郊区优势,运用“网球+产业”思维,集中连片开发,打造市内外游客节假日休闲网红打卡地。

美而无魂不长久。罗店丁家冲新市八字门绿林向集孙桥青树岭等村,大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红色休闲和革命传统教基地品牌独树一帜到曹武品蒸笼宴、宋河吃闲糖包子、坪坝游古曾国、三阳逛三王城、绿林看古寨、孙桥赏民俗、新市街道近郊游等品牌越来越深入人心

(佘清斌/摄

 

   俯瞰京山版图,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的地貌并未禁锢住京山的美。沿汉宜、曹双、应随、坪客、京绿、皂当、官虎等国省道两旁,一个个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呈全域推进态势。

新年新村有新景。京山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着力提档升级乡村景区服务配套功能,全力培育美丽乡村引爆点,打造惠亭湖水美乡村示范带让京山的美丽乡村图景更具吸引力、生命力和影响力。(全媒体记者 曾凡学 石西子)

           

 

 

 

 

编辑: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