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四届中国网球协会社区运动会全国总决赛暨2025中国村网(京山)在京山文峰公园中心网球场圆满收官。来自全国分站赛晋级及外卡选拔的32支代表队、224名网球爱好者,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由北京顺义马坡镇队斩获团体冠军,获得2.5万元奖金和价值1万元的网旅产品,以及价值1万元的京山特产国宝桥米洋西早,福建平潭如意社区队和内蒙古正泰社区队分获亚季军。
这场扎根社区、连接乡村的全民赛事,再次印证了京山作为“中国网球特色城市”的深厚底蕴,更以“赛事与生活零距离”的特色,为县域体育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作为全国首创的民间网球品牌赛事,2025中国村网在延续“趣味性、大众性、普及性”核心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了参赛地域覆盖的跨越式升级——本届赛事32支参赛队伍中,外地代表队达22支,较2024年的16支增长37.5%,不仅数量创历史新高,地域跨度更实现新突破。其中,既有从青海、内蒙古跨越数千公里远道而来的代表队,队员们带着远方的热情首次站上京山赛场;也有陕西榆林、广东佛山、云南昆明等“老朋友”队伍,连续多年专程赴京山参赛,用实际行动诠释对这项赛事的认可与热爱。
赛事以社区为组队单位,设置50+、80+、110+三个年龄组合双打项目,既保留“祖孙同场、邻里组队”的温情场景,又通过“每队限2名地级行政区内外援”的规则,兼顾专业性与草根性。
为保障参赛队伍需求,组委会针对性升级服务保障:在玉丰国际大酒店设置专属接待中心,开通摆渡班车衔接赛场与住宿点;配备24小时医疗保障团队,针对长途奔波的选手提供肌肉放松、应急药品等专属服务;推出中国村网协议价住宿,并为分站赛冠亚军队伍全额承担食宿费用。

开幕式当天,“网球城市主理人”授牌仪式在文峰公园东广场舞台举行。来自餐饮、住宿、网球自媒体、文创手工艺人、湖北省网球学校家长等领域的9位代表接过牌匾,成为京山网球文化传播的“民间代言人”。这一创新举措,正是京山“以网球为脉,串联城市肌理”布局的生动体现——让网球从赛场延伸至生活场景,通过各行各业的亲身实践讲好“网球之乡”的多元故事。
ID“网聚京山”是京山本地人张蕾从今年8月开始做的网球类别自媒体账号,全平台总流量突破341万,从湖北省网球学校招生简章到采访外地球友,这位网球爱好者以生活化的视角,为讲好京山网球故事贡献了个人力量。文创类代表左蒙则带来了她的得意作品——用彩色毛线钩织的迷你网球拍与网球模型。作为钩织文化传播者,她将京山网球元素与毛线钩织结合,成立“蒙织织”个人品牌,手工直播吸引全国各地爱好者购买京山元素文创产品,搭乘网球赛事线下日销量破千元。
“这些主理人是京山网球生态的‘毛细血管’。”京山市文旅局罗念副局长表示,未来将为他们搭建资源对接平台,让网球真正融入“吃住游行购”全链条,形成“人人都是传播者,处处都是网球景”的城市氛围。

开幕式当天,网旅产品展台人头攒动,青年旅行社导游为游客提供“吃住游行购”全流程咨询服务。30家京网合作商家,推出2025中国村网(京山)“跟着赛事去旅行”2条一日游线路、3条两日游线路,代订京山吃住行游购娱、提供专属定制游等配套服务。
8家本土特色餐饮品牌入驻文峰公园东广场美食区,张记汤馆飘出肉汤香气,京山特色鸭子店的卤鸭火锅、九龙鱼庄的胖头鱼火锅供不应求;旺旺鸭脑壳飞展位前香味四溢,鲜美菌汤俘获运动员味蕾……“一天吃遍8家特色店,比专门做美食攻略还全!”参赛队员们边拍美食边发朋友圈。
赛事期间,京山以文峰公园东广场为核心打造“网球+文旅”融合地标,联动30余家市场主体推出“一站式体验矩阵”,让观赛游客实现“赛场边享服务、几步路品特色”,成为激活城乡消费的“核心密码”。数据显示,赛事期间京山累计接待游客2.5万,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收入超2375万元。
“村网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连接城乡、激活‘网球+’产业的纽带。”京山市副市长张琼慧表示,中国村网的举办正是京山书写全民健身与县域发展的创新实践。(余舟、王敏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