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刀飞舞,墙面光滑平整无缝隙;挖掘机臂膀灵巧摆动着撬开瓶盖;无人机上下翻飞,巧妙避开障碍物,将现场地形地貌纳入眼底……
12月21日,由湖北省总工会主办,湖北省高关水库管理局承办的职工技能大赛,在省高关局在建项目工地拉开帷幕。此次比赛历时一天,共有12支队伍、59名选手,在砌筑工技能、电工技能、挖掘机以及无人机操作技能等4个比赛项目中比武。
一砖一瓦见真章
抄平、放线、立杆、挂线、切割、铺灰、砌砖、勾缝……在砌筑项目竞赛现场,参赛选手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争分夺秒、奋力拼搏,娴熟地操作着砌砖工序。裁判组从平整度、垂直度、砂浆饱满度、细部切割的精加工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评审,最后为砌筑横平竖直、灌浆饱满、严丝合缝的参赛选手亮出了高分。
省高关局工管科科长朱涛介绍说,砖块对水利工程建筑来说,就像人的骨骼一样,砖砌得平不平、稳不稳,水泥浆灌得饱不饱满,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年限。
现场观众在一旁惊奇地看到,一块块砖头在选手的砌筑下,听话的被“安排”在合适的位置,无不彰显了高关水库除险加固劳动者的“匠心独运”,大家不断为选手的工匠精神叫好点赞。
挖掘机干出“绣花活”
在挖掘机技能竞赛的现场,5台机器、5名选手同场竞技,一决高下。
开挖掘机,整日和巨大的“铁疙瘩”打交道,在一般人眼里,那是粗人干粗活,可在赛场上这个庞然大物在参赛选手的控制下,粗重的挖掘机机械臂灵活舞动,挖掘机开瓶盖、捡空瓶都不在话下。“大块头”干出了不折不扣的“绣花活”。
从准备工作,到安全防护,再到规范操作,比赛的每一个细节都考验着选手的技能和水平。“这次比赛要求开啤酒瓶、捡塑料瓶,这对挖掘机大小臂控制、转台旋转角的精准控制有极高的要求。还好,平时省高关局也对精度和准度要求很高,所以现在操作起来,我们也不觉得困难。”一位参赛选手分享了自己比赛的心得。
电工“比武”较高下
建设工地延伸到哪里,施工队伍进驻到哪里,作为保障的“电老大”的,是不可或缺的。
电工技能竞赛现场,8个区域各放置一个三级配电箱,电线穿梭其间。“开始比赛!”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参赛选手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他们根据手中图纸,麻利地对线路板上的电元件进行安装和调配。“四十分钟内完成一个配电箱的安装和运行,选手们奋勇争先,既比细致又比速度,难度不低很有挑战。”电工技能竞赛项目裁判廖可超介绍到,“维修电工对图纸、线路板是否熟悉,遇到突发情况临场反应快不快,在这一场竞赛里就能够证明出来。”
细致、耐心,有条不紊;娴熟、准确,一次通过,选手们以攻坚决胜的姿态,立足电装这一个对每一步操作都有着严格要求的岗位上,以百分百的专注与坚持,以拼搏向前的精神,全面掀起劳动竞赛热潮,为省高关局全面完成“项目攻坚年”各项工作任务吹响“冲锋号”,为创建集工程安全、管理智慧、绿色生态、人文传承于一体的现代化水库示范样板和争创“大禹奖”打下坚实基础。
“飞虎队”精确避障
一架架无人机,在选手的操控下,循着设定的航线,灵活地穿越在赛场设置的障碍物,最后稳稳地停在终点停机坪上。
在无人机技能竞赛现场,选手需要现场完成无人机组装,再有序开启无人机及遥控器,进行指南针校准,然后下达操作指令,让它精确穿越各种障碍物,最后在天空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复位于起飞点。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饶霈介绍,无人机在高关项目中应用非常广泛。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通过“GIS+BIM”融合形成数字孪生水库底板数据,打造高关水库“一张图”;水库除险加固施工过程中无人机实时采集高清视频和图像对工程进度进行追踪和工程影像存档;特别是在施工人员难以到达的某些区域,可以运用无人机方便的对危险源以及现场施工情况进行监管。“因此,此次无人机操作竞赛和高关水库工程建设实际结合的非常紧密。”饶霈深有感触地说。
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决胜正当时。下一步,省高关局将以赛促建,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以赛促管,不断提升建设管理水平;以赛促为,在实现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新的跨越贡献高关力量。
(廖琪 张德隆 陈红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