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外媒京山 >
【学习强国】湖北京山:故乡依泉居,田畴满目新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丁欣、魏梦婷、陈磊   发布时间:2024-09-05    【字体: 】      

作者:丁欣、魏梦婷、陈磊

连续2个月周末客满,乡村民宿“伴山小院”成为新晋的京山热门目的地。

既非景点村,也非城郊村,靠什么吸引住客青睐?

7月29日,记者赶赴京山市花苑台村一探。不到八点半,村口游客中心停车区,已有两辆自驾车辆早先到达。

湖北京山孙桥镇花苑台村的航拍图


从养殖跨界农旅,美丽乡村“大变模样”

驱车进村,抢先入眼的是“别样红”的荷花。饱满的莲蓬惹人跃跃欲试想摘得一捧。30亩荷田成片铺开,既是村景,也为农户带来了两倍于水稻田的收益。

脚畔泉水满渠,汩汩作响。这泉来自乌龙池,常年不歇,管着全村的引水和灌溉,最终汇入惠亭水库,成为京山河的“一份子”。

村民罗红娥回忆,大概七八年前,大伙发现“清泉不清了”,习惯用屋前泉水洗衣洗菜的农妇满是抱怨。“村民的收入确实增加了,但环境污染也成了绕不开的难题。”据孙桥镇农办介绍,2000年至2006年之间,花苑台村家庭式养猪风生水起。后受市场行情和环保要求的冲击,散养户逐渐退出。

关停环保不达标的养猪场,阻断排污源头;小农水改造硬化疏通沟渠;农村环境整治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美丽乡村建设依泉造景。四步走,与花苑台村世代相依的乌龙泉水,焕发新机。

见山见泉见田园,花苑台村重述楚平王别苑遗址的历史故事,“一炮而红”成为京山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之一。接踵而至的游客,让村民在种养之外,又多了忙“活”。餐饮住宿、儿童游乐、农产品售卖、民俗表演、生活服务,村民屈友忠一天赚了6000元的故事,一直被村民津津乐道。

当初的“养猪倌”们,大多数转行做起了“园艺师”。村民刘胜春靠着栽种、修剪对节白蜡,年收入50万元,“比起养猪还高些。”依旧种粮的村民,也从不为卖粮发愁。冷泉水灌溉,成为花苑台大米的“招牌”,被来往游客口口相传。

路边景区导览图上,标注着48个赏玩去处。“村庄变美景,人流变商机。”卢晓明说,“美丽乡村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湖北京山孙桥镇花苑台村的荷花满塘


从“卖梨”升级“卖景”,能人返乡“大有作为”

“早上一直忙,脸都没洗,这样上镜不影响吧。”初次见面,文琴亲和善谈。

不到十分钟,这位“伴山小院”民宿主理人的电话接连响了2次。房型、餐食、游玩攻略,文琴的推介一应巨细,6间房预订成功。

阳光从三面落地窗洒进大厅,角落里摆着精致的小物件。窗外,清澈的游泳池和湛蓝的天空正好“登对”。池边,立着手机直播支架,镜头里村头的山岚和稻田“触手可及”。

“整个设计几乎是推倒重来。”文琴介绍,去年五一假期,分居全国各地的兄弟姊妹老家团聚,一场“头脑风暴”让她和两个妹妹决定辞职回乡,“民宿是乡村旅游的新风口,我们也想试试,看情怀和面包能否兼得。”

“伴山小院”的始建者是文琴的叔叔文昌明。2017年,这位在外经商多年的长辈回乡再创业。正值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文昌明觉得,“家乡大有可为。”

种过田的文昌明选中了种梨,“我们这辈人田里长大,跟泥土打交道,踏实。”但这“种法”却不同往常,大胆引进高端梨品种,采用“双臂顺行式”棚架栽培,再加上花苑台村得天独厚的冷泉水滴灌。300亩梨园首次挂果,单价就较普通梨子高出3元。眼下,正值梨子成熟季,线下线上同售、城市商超直送、冷库储存错峰,一揽子“巧心思”让梨园走俏。

“如此生态好景岂能辜负。”从推墙换窗开始,民宿又建起双层木屋和户外帐篷,搭设露天KTV和烧烤区,文琴和妹妹们尝试着经营“新点子”,全天抖音慢直播、入驻携程平台、提供旅拍服务、研发茶饮手作.文琴坦言,“光靠情怀可能走不远,经营有道才能让民宿、村庄、游客各有所获。”

妹妹文娟笑称,“道虽不同,但对家乡的眷恋和敢闯的性子,却和长辈们不谋而合。”

湖北京山孙桥镇花苑台村的伴山小院


从村强同频民富,田畴沃野“大干一场”

正值酷暑,村中的枇杷林却“偷得”凉风习习。“这是村民自愿让出的自有林地。”说到这里,卢晓明颇有些自豪,“花苑台村的新面貌全靠村民共同缔造,自家养殖场搬迁、房前屋后清杂,只要是为了村里好,大伙都自觉出力。”

村庄美起来只是第一步,卢晓明的“乡村蓝图”是,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群众有实惠。

“村里从2019年开始养羊,年收入稳定在2万元左右,村东头建有对节白蜡盆景园,在文家湾有一个直播间。”卢晓明介绍,2022年,花苑台村农旅发展有限公司顺势成立,成为村集体经济的主力军。

“你有没有好的民宿运营团队介绍一下?”卢晓明突然问起记者。去年底,村里也建起民宿。不同于老板自建自营,村里资金有限、人手不足,村两委反复考量,怎样能让民宿盈利持续化。

采访当天,村里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正待验收。“好山好水自然有好农产品,我们特意规划了农产品展销专区。”卢晓明构想着实现农产品产销“品牌化+平台化”,他最近正琢磨着给花苑台村农产品起个响亮的名字。

而此时,村妇联主任王方正和村民们忙着晾晒豇豆。今年,村里又试种了5亩豇豆,办起干豇豆加工厂。“仅新鲜豇豆出售,每亩就有2400多元的收益。我们都盼着这批干豇豆能卖出好价格。”王方说。

“打生态牌,吃田园饭。”在任职村支书之前,卢晓明也曾养过猪、修过树,个人成长路径和村庄发展轨迹正好吻合,“乡村振兴,终究是要做好三产融合的文章。”他期待着,“更多的年轻人能回到故乡热土,大干一场”。

走出枇杷林,有一间古色古香的民宅。这是村里设计的“乡村茶室”,正虚位以待。

湖北京山孙桥镇花苑台村的农户采摘枇杷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